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风口之上,储能产业的现状与未来

来源:21   发布时间:2022-11-03 03:45:12

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大潮下,储能产业成为今年最受关注的风口热点之一。

10月31日,中国能源研究会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在北京举办“新型电力系统沙龙”系列活动,业内专家围绕储能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当前产业面临的机遇和制约展开了探讨。

与会专家指出,未来可再生能源大比例接入电力系统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其中储能的发展将是维持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重要支撑,这也为储能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储能行业仍面临着成本扰动、盈利困难和技术条件制约等问题。而在常规的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技术以外,车网协同、与地下储气库联动,以及生物质和垃圾储能,也都是值得关注的产业方向。

1.储能产业前景广阔

近几年来,随着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叠加“双碳”转型的要求,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多地接入电网,电力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消纳压力,如何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成为需要解决的挑战。

在这一过程中,储能的发展被寄予厚望。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要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力争到2025年,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在建装机容量达到6000万千瓦左右。

规划同时指出,要加快新型储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大力推进电源侧储能发展,合理配置储能规模,优化布局电网侧储能,发挥储能消纳新能源、削峰填谷、增强电网稳定性和应急供电等多重作用,积极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等。

根据国家能源局预测,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超过3000万千瓦,年均增速达50%以上。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内新型储能技术将深刻改变未来电力系统结构和电力生产与消费格局。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林卫斌在研讨会上表示,按照“三步走”的构建,预计风光新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到2030年将超过20%、2040年达到35%左右、2040年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主体电源。要实现从现在的12%到超过20%、35%的比例提升,甚至将来在碳中和情景下,风光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60%左右,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条件是要依靠储能的发展。

张云飞是国网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抽水蓄能技术研究院规划评审中心室主任,其在本次活动上表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火电机组的有序退出、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有序渗透以及灵活性资源的合理配置三方面的关系。

张云飞指出,中国提出2030年风光总装机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按照15%的配置储能规模估算,至少需要1.8亿千瓦的储能。而目前的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的发展规模都相对滞后,需要促进抽水蓄能与新型储能的协同发展。此外,抽水蓄能的多元化发展也应得到重视,应加强中小型抽水蓄能的开发、因地制宜开发混合式抽水蓄能以及探索海水抽水蓄能的开发和应用等。

根据国家发改委今年6月介绍,截至2021年底,国内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3639万千瓦,较2012年增加近80%。

北京智中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白建华认为,电力系统电源侧接入大量“靠天吃饭”的风光发电资源,以及需求侧终端部门的电能替代,极大地改变了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需要综合考虑电力需求总量、特性和区域分布等特点,对负荷曲线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和分析,从而确定需要的储能规模。

据白建华粗略估计,到2060年,电力系统需要的储能大约将在10亿千瓦左右;其中,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和电动汽车V2G(车网协同)将扮演重要角色。而在储能的发展方面,水电、抽蓄和风光电的组合开发,两部制电价的发展,以及新型储能的安全、寿命和成本问题等,都值得重点关注。

2.产业挑战与制约亟待突破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李臻表示,2021年,中国储能市场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发展阶段。其中,新型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达到573万千瓦,新增装机规模突破200万千瓦,同比增长74.5%。

李臻表示,当前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首先是供应链价格波动传导至下游储能市场:2021年至今,在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下,储能电池成本已经上升超过20%;导致许多项目初始投资相应增加、项目收益率下降,许多项目不再具备商业可行性,因而许多已经招标的储能项目暂缓执行。

其次,当前国内新型储能市场尚未形成稳定的收益模式。李臻表示,新型储能的发展受政策影响大,商业模式不清晰、盈利困难。当前,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将新型储能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新驱动力之一,在研发资金、市场机制、电价补贴和退税等方面,给出各项支持政策。

会上专家指出,除了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以外,城市电动车储能集群,天然气和绿氢掺混的地下储气库、管网和调峰气电厂联动,生物质和垃圾处理的储能,也都是值得关注的储能系统发展方向。

今年以来,股市储能板块的异军突起,反映出储能企业的发展状况的活跃程度。万里智库高级研究员王自强表示,从资本市场来看,必须利用市场手段来发展储能,尤其是新型储能,要产生经济效益。但在发展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两个问题。

王自强表示,首先,为配合新能源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配套储能,避免盲目上马新基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其次,要避免对储能技术的过度保护,需要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提升储能技术的市场竞争力。

NRDC清洁电力高级顾问王万兴认为,储能是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支持储能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通过推出政策,调动社会发展储能的积极性;加强政府规划,从区域角度,统一规划新能源装机规模、送出工程和储能设施的建设。

王万兴指出,储能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合理的市场机制和可行的商业模式,虽然当前新型储能技术成本下降很多,但当前从经济性、安全性的角度来看,储能还没有达到和其他技术公平竞争的阶段。

新闻介绍:

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大潮下,储能产业成为今年最受关注的风口热点之一。10月31日,中国能源研究会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在北京举办“新型电力系统沙龙”系列活动,业内专家围绕储能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当前产业面临的机遇和制约展开了探讨。

责任编辑:lufei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