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
碳索储能网为您提供“双碳目标”相关内容,让您快速了解“双碳目标”最新资讯信息。关于“双碳目标”更多信息,可关注碳索储能网。

双碳目标

12月6日,静海区与北京天启鸿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储能装备制造及研发中心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总投资约22亿元,将在静海区中旺镇建成储能系统集成总装工厂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建成投产后,储能装备制造项目每年可实现产值约25亿元。
储能项目 储能装备制造 绿色低碳 
12月6日,北方工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大会暨2024年(首届)京西绿色能源创新论坛在广学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俊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
储能科学与工程学院 储能领域 绿色低碳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章建华 (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

近日,由瑞浦兰钧支持的阳光优储东方特钢30.09MW/60.18MWh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并网!该项目为钢铁行业的绿色能源转型提供了范例。
储能电站 用户侧 
过去两年间,储能行业可谓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一方面,新增储能从2022年起几乎是每年都上一个大台阶,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5852万千瓦/1.28亿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约86%;另一方面,各家储能企业打起了激烈的价格战,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甚至低于成本,储能电芯的平均价格已经从2023年初的0.9元/Wh下降至目前的0.3元/Wh左右。
储能行业 新型储能 储能电芯 
10月23日上午,历经近三年的筹备等待,采日能源在上海SERMATEC智能研发中心举行“智慧能源运营事业部”的成立揭牌仪式,正式开启“以储能为核心的能源数智化运营”服务。
智慧能源 采日能源 储能系统 
10月31日电 国家能源局3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介绍,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多地出现持续性高温,20个省级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国家能源局积极引导各地科学建设并合理调用新型储能,在传统电力保供手段基础上,推动新型储能充分发挥“超级充电宝”功效,为顶峰时段电力保供贡献了关键力量。
国家能源局 新型储能 电力系统 
潮涌长江西,零碳向未来。天能与港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在能源领域正式达成重要战略合作。
用户侧 储能项目 天能 
组串式储能系统通常由多个较小容量的储能单元串联而成,每个单元都具备独立的控制和管理功能。这种分散式的架构赋予了组串式储能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储能技术 储能系统 储能电池 
近日,美克生能源投建的18MWh用户侧储能电站,助力江苏仓环公司成功建成苏州首个智能制造型微电网项目。作为微电网项目的核心支撑之一,储能电站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提质增效,更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访这一标杆项目。
美克生能源 微电网 新型电力 
碳索储能网获悉,10月21日,贵州省能源局关于印发《贵州省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独立储能 新型储能 电力市场 
新型储能眼下处于高速发展期,装机稳步增长、利用水平逐步提升,有效支撑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可靠供应。与此同时,行业同质化竞争泛滥,低价内卷严重,商业模式及支撑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亟待解决。
储能行业 新型储能 电力系统 
在刚刚闭幕的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石油和化工技术装备展览会(cippe)上,首次参会的Koch Engineered Solutions (KES)携两大业务约翰新科(John Zink)和科氏格里奇(Koch-Glitsch)亮相展会。KES的展台不仅展示了其在石化和化工领域的全系列产品和最新技术突破,还体现了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深度参与以及推动行业向环保、节能、高效和可持续运营转型的决心和能力。
上海石化展 约翰新科 科氏格里奇 
12月6日上午10点18分,天虹集团旗下:南通崇天纺纱7.75MW/16.182MWh储能项目投运仪式在江苏南通成功举行。这标志着南通市单体最大低压并网用户侧储能项目诞生。
储能项目 绿色低碳 用户侧储能 
近日,国安达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目前国内体量超大的单体储能项目调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标志着国安达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及市场应用能力迈上新的台阶,更展现了中国新能源储能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该项目储能建设规模为300MW/1200MWh,储能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预制舱户外布置,包括240套5MWh集装箱电池系统,为区域电力供应和新能源消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新能源领域 磷酸铁锂 储能系统 
11月18日,天能与中城大有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天能控股集团副董事长周建中、中城大有党委书记张金培等出席并见证签约。
中城大有 天能储能 工商业储能 
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保持较快增速,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需求快速增加。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新型储能发展分析报告2024》显示,我国新型储能规模持续稳步增长,新型储能电站利用水平逐步提升,有效支撑新能源消纳和电力保供。
储能技术 新型储能 固态电池 
到今年9月底,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已超12亿千瓦,提前6年多完成“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目标;已建成新型储能装机总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
新型储能 超级充电宝 储能技术 
2024年10月23日,瑞浦兰钧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由双方携手共建的新能源电池联合创新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
新能源电池 瑞浦兰钧 电池安全 
10月26日消息,从“新兴储能 智造不‘钒’——新兴铸管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发展与技术研讨会”获悉,国内首条全钒液流电池自动化生产线产品正式下线,新兴铸管在储能电池领域迈出新步伐。
全钒液流电池 电池产业 储能电池 
2024年11月15日,由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安徽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主办的“2024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融资对接会”在合肥成功举行。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晟”)应邀出席,CFO檀国民发表讲话,并代表华晟与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签署了银企融资合作协议。
华晟新能源 绿色发展 环保产业 
12月22日,广东省佛山西樵德九100MW/200MWh独立储能电站开工仪式在西樵科技工业园举行。项目总投资4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5.3亩,将建设总容量200MWH的独立储能电站,参与削峰填谷、调压调频等电力市场服务,助力佛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升级。
储能项目 削峰填谷 储能电站 
近日,在“双碳”目标持续引领全球绿色发展变革的时代浪潮之下,由新华社举办的“2023-2024智能・零碳成果展映”榜单重磅发布。旨在汇聚国内外企业推进“双碳”实践征程中的前沿智慧与最新成果,打造展示创新力量、分享绿色发展经验的高端平台。国能日新山东独立储能智慧EMS项目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及节能降碳成效脱颖而出,成功登榜,成为行业绿色创新典范,为各行各业探索绿色发展路径指明方向,为经济社会的优化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国能日新 智慧零碳 独立储能 
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新型储能驱动未来能源变革”分论坛11月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在致辞中指出,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加速发展以新型储能为代表的电力系统调节能力。
源网荷储 新型储能 电力系统 
EESA储能展是由储能领跑者联盟主办的品牌展会,创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届。为了加快适应储能规模化发展的步伐,促进储能行业进一步良性发展,共促新能源产业的融合,第四届EESA储能展将于2025年8月13-1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绿色碳生态 储能展 储能行业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国钠科技 2GWh 钠离子电池正式投产,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国钠科技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也预示着我国在新型储能技术产业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为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钠离子电池 新型储能 储能技术 
10月14-16日,第九届产业年会暨储能榜单发布盛典在京隆重召开,作为储能热管理全场景解决方案提供商,钧能GSCOOL作为唯一一家受邀参会的热管理代表企业,凭借卓越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产品品质,荣获过国能网.2024第九届产业年会“年度储能配套设备优秀品牌”行业大奖,满载而归。
钧能科技 储能行业 储能配套设备 
大漠金沙,九曲黄河,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已成为风光储项目的绝佳摇篮。近日,上能电气携手宁德时代,成功护航宁夏同心佳洋200MW/400MWh共享储能电站项目顺利并网。在这里,每一缕风、每一束光,都在孕育着绿色发展的新希望。
上能电气 储能电站 共享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