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首页  >   搜索
搜索到碳中和相关新闻
近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以下简称“TUV莱茵”)在2022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青岛高峰论坛上,为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克斯康”)颁发了ISO 14
2022-12-09
11月30日至12月2日,"2022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安徽滁州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与滁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正泰新能产品技术服务总监周盛永受邀出席,并在12月1日举行的专题会议"光伏产品碳足迹与碳中
2022-12-09
经综合研判决定:原定于2022年12月14日至12月16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馆)举办的2022中国(深圳)国际碳中和产业展览会延期至2023年在深圳举办,具体举办时间将另行通知。
2022-12-05
最近几次冰川期与较温暖时期循环的地球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处于180至280ppm的波动范围(工业革命初期——公元1750年这一数值为278ppm)。 180至280ppm这个变幅范围代表着大气、海洋和生物圈之间处于自然平衡状态的调整机制。
2022-11-28
当前,全国各地各行业各业围绕3060国家总体规划正在如火如荼展开“双碳”计划的实施路径探索与筹备。产业发展,展会先行!“2022中国(深圳)国际碳中和产业展览会”顺势而立,且将于2022年12月14 日-16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展。
2022-11-23
近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简称"TUV莱茵")为"2022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颁发了碳中和证书。这是科大讯飞首
2022-11-22
来自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的警告:预计2022全年全球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将达375亿吨的新纪录,“1.5°C碳预算”(合3800亿吨二氧化碳)只够勉强支撑到公元2031年,照此下去也许到2050年就会使得地球升温到比(公元1750年)工业化前温度高2.8°C~3°C。
2022-11-16
安徽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征集低碳应用场景的通知 有关单位:为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碳达峰碳中和应用场景打造和示范推广,更好展现我省“双碳”工作取得的成效和亮点,拟面向全省征集低碳应用场景,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集范围省域范围内包括但不限于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
2022-11-03
10月3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到,要加快新型电力系统标准制修订。围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开展电网侧、电源侧、负荷侧标准研究,重点推进智能电网、新型储能标准制定,逐步完善源网荷储一体化标准体系。
2022-11-01
10月12日,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欧洲公司(ZONERGY EUROPE SRL)与WIBY SRL在意大利罗马成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罗马市长内阁特邀顾问Dr. Ugo Papi,兴储世纪执行董事、总裁郭军,欧洲华商联合会会长戴小璋,意大利宋庆龄基金会主席金慧,意大利罗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理事长林美银,意大利中国总商会第一常务副会长程素克,秘书长黄新华,兴储世纪欧洲公司总经理李江,WIBY执行总裁戴志广等行业专家、媒体出席并见证签约仪式。
2022-10-13
9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发布取消优惠电价政策的通知。通知称,为严格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清理取消不合理优惠电价政策要求,做好审计署2021年节能减排审计发现问题和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取消我区优惠电价政
2022-09-05
2022年盛夏,“炙热”烘烤北半球,7月的北极圈一度飙升至32.5℃!遍及北半球的极端高温冲击人类社会,北美、欧洲、中东、南亚和东亚,许多国家都经历了未曾经历、未曾预见的极端高温,中国也是其中之一。
2022-08-31
近日全国各地暴雨、高温、冰雹、洪涝等异常气象频繁在不同地域上演。时间线拉长来看,近20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正严重影响着我们的生存环境。随着世界各国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逐渐重视,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碳排放规划逐步落地。
2022-07-06
2022年是全面实施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的启动之年,也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本市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和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十四五”各项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结合本市实际,现将2022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2022-06-16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储能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能源利用是我国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作为流程工业的典型高排放行业,即化工、钢铁、有色、建材工业过程的二氧化碳(CO2)排放约占全国总排放的近 40%,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2022-06-02
5月27日,国轩高科第十一届科技大会在合肥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以《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科技——浅谈可再生能源和氢能》为题作主旨报告,畅谈中科大与国轩的缘分,支招碳中和实现路径,详解二氧化碳转化利用。谈国轩:100多科大人在国
2022-06-01
​索比记者:2020年底,联合国呼吁全球社会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作为一名碳中和清洁能源深度转型研究学者,您对此有何建议?张承建: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针对碳中和目标
2022-05-23
索比储能网讯:近日,北京泓慧国际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泓慧能源”)成功交付某供电公司碳中和供电所飞轮储能项目,该项目是用飞轮储能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平时用光伏系统为所内用电设备供电,多余的电量为飞轮储能系统充电,当光伏系统发出的电量不能满足所内用电
2022-05-18
索比储能网讯:文 | 张灿 张明震 陈凡作者供职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宁波大学中国乡村政策与实践研究院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既可从煤气油等传统化石燃料高温裂解或工业副产获取,还可利用光解电解、甲醇重整、生物质等先进科技
2022-05-12
壹石通拟与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民政府合作,在怀远县投资建设“壹石通碳中和产业园项目”
2022-05-03
« 1 2 3 4 5 »
最受媒体关注
【 乐创能源】【 用户侧 】【智慧能源】
2025-01-26
【远东电池】【电池系列】【户用储能产品】
2025-01-22
【新型储能】【新型工业化】【产业科技创新】
2025-01-22
【储能电站】【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
2025-01-22
【格林美】【电池回收】【电池材料】
2025-01-22
最多浏览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