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国轩高科第十一届科技大会在合肥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以《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科技——浅谈可再生能源和氢能》为题作主旨报告,畅谈中科大与国轩的缘分,支招碳中和实现路径,详解二氧化碳转化利用。
谈国轩:100多科大人在国轩工作
应邀现场参加国轩高科科技大会,包信和非常高兴,他高度评价国轩高科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科技的发展,“国轩的科技大会已经举办到第十一届了,这种坚持的精神让我们非常敬佩。”他还介绍说,中科大一直跟国轩高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刚刚张院长讲到,我们科大有80多位校友在国轩高科工作。但是我们统计一下,国轩有100多人与科大相关。”
对于电池的技术选择,包信和表示他非常赞同国轩高科的做法,“一是提高容量,提高性能,二是安全性,最重要的是降低每度电储能所花费的成本。”他还透露,中科大长期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化学电源能量密度,并在开发高性能的锂电池以及快充电池方面,与国轩高科有较好的合作。
谈双碳: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是根本
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包信和认为,碳中和目标实现,需要经济社会达到一定的条件和水平,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地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要推动能源技术与现代信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探索能源生产和消费新模式。
他认为,实现碳中和与能源革命的必然途径有:化石能源是基础,可再生能源是根本,氢能技术是关键,负碳技术(如CCS /CCUS等)是未来。
谈储能:氢作为储能载体作用重大
结合专业领域研究,包信和着重论述了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和储能问题。他认为,太阳能是未来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的重点,具有成为未来重要能源的特征和潜力。太阳能电池未来发展的方向应该侧重于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包括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量子点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其中,高效/低成本的硅基叠层电池技术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他提出,太阳能发电必须与储能系统配套。其中,氢作为大规模储能载体,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氢的来源丰富,属于清洁能源,经济性相对较高,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制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有能源,一个方法是太阳能光电水制氢技术,但效率相对较低,第二个做法是高温热解,但是能耗较高,还有就是电化学制氢技术,这是综合来看最可行的方法,关键是如何提升电解效率。中国科大目前正在推进这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