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深蓄电站:城市里的绿色充电宝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1-10-14 15:59:57

eo记者 刘文慧

通讯员 张敏 夏文慧

梅沙尖,深圳第三高峰,海拔高度753米。驴友在旅游攻略网站上分享了这样一条登顶梅沙尖的穿越路线:穿过马峦山郊野公园的瀑布群,途经茶溪谷景区和孙中山庚子首义雕塑园,沿着编号为E061的东部远足径上行,便可到达梅沙尖的顶峰。

随着海拔升高,北面一个大湖逐渐展示出它的全貌,水边绿植环绕,以至于初到者容易误会这是一个天池,资深驴友则一眼认出:“这是深蓄电站的上水库。”他还可以熟练地指出,市政绿道如何通往电站内,方便人们近距离观赏水库。

这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座坐落于超大型城市中心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从规划、设计、建设到运营,深圳蓄能发电有限公司(简称深蓄公司)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努力把深蓄电站打造成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城市能源项目典范。

一条道路将电站的上水库和下水库连起来,深蓄电站犹如一柄玉如意,被小心翼翼地放置于遍布着工业区、居民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城市核心地带,时刻接受着来自市民的“检查”。

特殊的下库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深圳就已在规划建立一座抽水蓄能电站。1979-1982年规划选点期间,5个站址成为可能,其中以小三洲为上库、朝阳围为下库的站址被推荐为最优站址。该站址于1992年通过复核工作。

深圳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由于盐田港的建设,下库朝阳围站址与盐田港用地出现重叠。1993年,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对下库站址再次进行普选,坑肚下库、福坑下库和铜锣径下库成为备选。

时间进入21世纪,选点复查工作中,上库选点仍为小三洲,下库选点则在坑肚下库和铜锣径下库间展开。

坑肚下库方案引水线路较短, 枢纽工程量较少, 属于经济最优方案。但坑肚下库方案拟建库区在园山风景区的范围之内,若选择该方案,则下库建设、上下库连接道路修建等势必会对园山风景区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即使施工期采取最严格的水土流失防护措施,也难以恢复原生风景。

铜锣径下库方案主体工程量较大,但是铜锣径水库为已建水库,是深圳市备用水源水库。以铜锣径水库为基础进行扩建,相比之下可以减少破坏植被面积约38万平方米以上,减少施工导流挖填土石方总量1.93万立方米,最大限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个是经济最优方案,一个是生态最优方案,为了最大限度保护深圳市丘陵山地带、近岸近海生态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最终选择铜锣径水库作为深圳抽水蓄能电站的下库。

这一方案也使得深蓄电站成为全球仅有的利用备用水源水库作为下库的抽水蓄能电站。

利用备用水源水库扩建为下库,意味着设计和施工将面临近乎严苛的环境保护要求,尤其是在污水排放方面。为保护电站周边水环境,深蓄公司在施工招标阶段即明确了施工污水“零排放”的要求与目标。

以地下洞室开挖为例,电站施工石方洞挖采用爆破技术、结构衬砌采用现浇混凝土,会产生大量的施工污水。这些施工污水主要污染物为石方爆破手风钻造孔产生的石粉,与地下渗水等混和、溶解后表现为悬浮物。传统地下洞室施工一般采用三级沉淀池处理污水,但污水中粗颗粒不能充分自然沉淀。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深蓄电站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高效污水净化技术进行施工污水处理,该技术流程上先用三级沉淀池沉淀大颗粒物质,再加入絮凝剂、助凝剂,加速小颗粒物质沉淀,之后利用高效污水净化器进行分离,实现清水回用,最后再将污泥压榨处理。

经深圳华测监测有限公司检测,深蓄电站地下洞室开挖的施工污水经过高效污水净化器处理后,出水口清水的浊度SS值、酸碱度pH值、石油类浓度值均符合要求。

而在电站运行阶段,深蓄公司首次提出地下厂房排水系统“清污分排”设计理念,在地下厂房分别设置清水、污水两套独立的系统,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下库水质长期稳定在二类饮用水标准,实现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效益最大化。每年向深圳市供水超过450万立方米,完全满足了深圳市人民生产生活需要。

特别的上库

电站上水库建成后便向市民开放,是深圳市民登高望远、徒步踏青新晋打卡的好去处。磨坊百公里、壹基金40公里,华大基因“九九健康节”等大型户外徒步活动都把深蓄上水库作为“打卡点”。

一位登山爱好者介绍,深圳市民进入上水库,主要有三条路:“第一条是从盐田检查站路口上来,一路都是公路,这条路大约8公里,很长但很平缓,适合骑车、休闲漫步;第二条是从东部华侨城的茶溪谷登山而上,一路都是石板台阶,相对平缓,难度适中;第三条是经世界第一长的海滨绿道徒步直上,景色宜人。”

一般人印象中,水电站是“水泥色”的,但深蓄电站则更多呈现自然的土石和树木景观,而整个工程的环库栏杆、闸门井、凉亭、观测房、路灯等都因地制宜地采用了景观建筑设计。这正是打造“去工业化”电站的一个缩影。

绿色,是深蓄电站的外观,更是其内核。

深蓄电站自开工以来,一直秉承节能环保,打造绿色电站的理念。为与周边的环境相宜,深蓄公司非常重视上水库设施的“去工业化”和动土区域的复绿工作,并多次向深圳市盐田区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复绿方案,努力使该区域融入广东省2号绿道深圳段最美节点,助力盐田区打造“山海花城”。

离上水库不远处,几面呈梯状的墙长满爬山虎,形状特别,引人注意。深蓄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啸介绍了这几面绿墙的来历:“这是原来是存放石料的料仓,用来放置施工期各种粒径石料。施工结束后对这露天的料仓进行了复绿,但还能看出当年施工的规模,见证着当年混凝土搅拌站忙碌的身影。

水土保持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深蓄电站设计和建设的所有环节均融入水保理念,水保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投入使用。其中,设计是一个不断优化、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深蓄电站的设计环节尤其如此。

抽水蓄能电站工作运行时,上水库水位会频繁骤升骤降,这对坝体变形和坝坡渗透稳定影响很大,通常工程会采用砼坝、面板堆石坝、心墙堆石坝等坝型。深蓄电站原设计审批的坝型便是心墙堆石坝,这类坝型普遍采用新鲜坚硬的块石筑坝。

但在后续设计时,设计单位对坝型和大坝体分区做了进一步研究和优化,对心墙土料、坝基土料、堆石料等筑坝材料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开展各材料的干密度、比重、渗透性、变形等试验研究,最终决定将坝型优化为风化土心墙石渣坝,即在心墙上下游大量堆填全强风化料,只在水位变幅区坝壳堆填较薄的新鲜块石料。

跟下库不同的是,深蓄电站的上库为人工新开挖的水库,会出现大量渣土石料,通常需要外运处理。而采用优化方案,挖水库的渣土石料等可以在现场处理后成为筑坝所需材料,减少了石料场征地及破坏植被面积,减少了弃渣场及配套道路破坏植被面积。

与此同时,现场也不需要从外部运送更多材料进来。“这意味着世界上另一个地方的石料开采少了,那里的植被也得到保护。”深蓄公司党建人事部主任曹林曦欣慰地说道。

上水库吸引来鱼鹰的捕食。曹林曦说:“这水库养活了好几家子鱼鹰,时不时有鱼鹰来水库捕鱼。”

如今,每年上水库累计接待市民7万人次。这也对电站的管理能力提出要求。为了保障来访民众的安全,深蓄电站在绿道连接处设置了安保岗,所有来访人员需要手机扫描二维码登记,签订线上安全承诺书和环保承诺书。同时安保人员24小时巡逻,提醒进入的市民注意安全。而水库的围栏也挂上“注意落水”等安全提示标志。据了解,深蓄电站2020年荣获“重点环境保护示范工程”,2021年荣获“中国绿色影响力典范企业”,并作为“点亮绿色 点赞品牌”案例入编《2021绿色影响力案例汇编》。

一条城市的路

电站厂区内,一条道路将上库和下库相连,主要用于生产车辆往返,执行设备维护、巡视检修等工作。深蓄公司在规划设计时决心将之建成一条城市的路。

首先,这是一条在城市里修建的道路。深蓄电站位于国家级5A生态旅游示范区东部华侨城附近,上下库连接道路距离东部华侨城最近处仅约100m。

在靠近东部华侨城的道路位置,刘啸告诉记者,原设计路线绕着山体走大半圈,那么东部华侨城的游客从山下望过来,将会看到公路和施工痕迹。“为了减少植被破坏,尽可能保护城市景观,在工程设计过程中,结合现场地形,对上下库连接道路路径不断优化,采取截弯取直、采用隧道代替大开挖等多种方案。”最后,实际的道路通过隧道从山体中间穿过,朝向华侨城的山坡上绿植依然。

“在别的蓄能电站的连接公路上,可能会发现大片的混凝土护坡,但你在深蓄是看不到的,因为深蓄在道路设计时就结合山势地形合理优化,减少对山体和植被的破坏。”曹林曦介绍。

其次,这条道路是按照城市里道路的设计标准进行设计的。

一般的水电站建设生产道路时,考虑的是如何以最短的距离将物资运输上山、更快施工。而深蓄电站则邀请了深圳的资深市政道路设计专家把关,调整原始设计路线,提高道路设计水平。

“我们找来了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的专家,这家研究院有丰富的城市道路设计经验。这样一条连接道路,不仅保护更多山体和植物,也更贴近驾驶习惯,给人身安全带来保障。”刘啸回忆。

如今,深蓄电站每天配合着城市用电特性,在用电低谷期利用电力将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而在用电高峰期将水从上水库冲往下水库的势能转为电能,优化电源结构。深蓄电站解决了深圳近三分之一的峰谷差需求,最快可以在3分钟内启动机组并网带负荷,4台机组每小时最大送电量可达120万度,被喻为城市里的“绿色充电宝”。

2021年3月,深蓄公司上级单位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组织编制形成了《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抽水蓄能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业务指导书》,以深蓄电站成功经验为基础,全面梳理了深蓄电站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总结了成功经验与教训。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11015/2379.html

新闻介绍:

eo记者 刘文慧通讯员 张敏 夏文慧梅沙尖,深圳第三高峰,海拔高度753米。驴友在旅游攻略网站上分享了这样一条登顶梅沙尖的穿越路线:穿过马峦山郊野公园的瀑布群,途经茶溪谷景区和孙中山庚子首义雕塑园,沿着编号为E061的东部远足径上行,便可到

责任编辑: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