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欧洲议会以587票赞成、9票反对、20票弃权的结果,压倒性通过了2022年12月与欧洲理事会达成了这项法案。
《新电池法》落地后,国内新能源行业掀起了波澜。法规被业界视为未来新电池进入欧盟市场的最严酷的“绿色贸易壁垒”。
影响:提高了电池入欧的门槛
法案中,有一条显眼且严苛的规定:自2026年1月1日起,投放市场或投入使用的容量在2kW·h以上的工业电池和电动汽车电池,需具备碳足迹声明。未满足相关碳足迹要求的,将被列入欧盟市场绝对禁止名单。
“碳足迹”可以这样理解:大自然中有各样的足迹,有一种足迹是看不到摸不着的,那就是碳足迹。“碳足迹”是指家庭、机构或企业的碳耗用量。碳耗用得多,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和只包括部分生产过程排放的核算方法相比,碳足迹核算包含产品上下游全过程排放,有利于全生命、全周期降碳。
“碳足迹”将分为三个阶段实施:先是强制披露碳足迹,再是碳足迹性能分级,最后是设定最大碳足迹限值,并于2027年1月1日成为强制要求。有基线,定级别,定限值,整个过程不到3年时间。强制碳足迹声明于2024年7月1日起实施;碳足迹性能等级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最大碳足迹限值于2027年1月1日起实施。
欧盟电池法还要求,到2026年,动力电池和工业电池须持有“电池护照”,才能在欧洲经济区销售。电池护照对电池的制造历史、化学成分、技术规格、碳足迹等信息进行记录,涵盖电池源头到末端回收的全生命周期。
这意味着,欧盟提高了包括中国电池产品在内的所有电池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门槛。但同时,它也将失去中国电池在欧洲本地产业链上的一直助益。
结果:欧洲必将反噬其身
要知道,欧洲作为国内动力电池走出去的第一站,在电池外贸交易结构中的占有很大份额。有数据显示,中国生产的动力电池在欧盟市场份额已经从 2020 年的 14.9% 上升至 2023 年的 34%。
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一则统计更明显,独以锂电池为例。2022年中国锂离子蓄电池出口数额接近3426.56亿元,相较于2021年的1835.26亿元增长86.7%,创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我国锂电池出口1097.9亿元,同比增长94.3%。
一旦电池入欧的门槛抬高,中国动力电池出口受限在所难免。意见领袖们表态,这不单会影响到电池领域,还波及电动车领域。不仅是简单几个控排行业,会连带影响多个行业。
同样地,欧洲动力电池和新能源市场也将遭到反噬。有数据显示,直到2021年,欧洲生产电动汽车地电池基本上都来自国外,欧洲本土电池产业链囿于技术、后发劣势,不得不面对亚洲企业占据全球电池市场主要份额的事实。
早在2017年时,欧洲曾发起成立欧洲电池联盟。该联盟计划称,到2023年,本土公司生产的汽车电池供应可满足欧盟90%的需求。据情报机构预测,若能达成EBA的规划目标,到2031年时,欧洲本土的电池产能虽能够达到1200 GWh,但在这1200 GWh产量中,亚洲电池公司将占据44%。欧洲本土化的供给还是不足。
欧洲人好像表现得十分自信。声称本次《新电池法》的推行,拟在培养本土电池产业链。但是现实却是,欧洲本土动力电池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并没有获得经济优势。相比于巨额投资自建电池厂,欧洲企业更愿意从中国采购动力电池。
截止目前,欧洲动力电池单位产能投资额仍是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2倍以上,这种成本差距进一步限制了欧洲电池本地化战略的实施。即使欧洲能够在技术上进行突破,短时间也无法绕开这一堵高墙。
观点:不公平的规则体系
有意见领袖说,欧洲《新电池法》的落地,会倒逼中国新能源企业升级转型。这根本是无稽之谈。如果我们一直迎合欧美设置的贸易壁垒,遵从他们所推行的一套评价标准,必将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果在规则制定上,不能先发制人,不掌握主动地位,就永远处在挣扎和迎合漩涡中,国际话语声量就很小。
可以说,无论是《新电池法》,还是“碳关税”,都是西方变相的“霸权”独裁和垄断。就在今年六月份,全球首个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即“碳关税”)正式生效。它要求非欧盟公司在进口某些“碳密集型产品”时支付相应的碳税,支付的费用就是生产国碳价格与欧盟碳价格的差价。
这种影响有多大,举个例子。2022年我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收盘价和年内成交均价分别为55元/吨和55.3元/吨。而欧盟碳市场(EU ETS)2022年的平均碳价为81欧元/吨,今年更是一度站上了100欧元/吨的关口。今年此时,中国需要为此付费的价差约达746元/吨。(按照1欧元=8.01人民币的兑换比率)。
反观国内“碳足迹”,面临两大挑战:缺乏统一标准、数据准确性较差。
权威专家表示:我们所有的电池、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市场时,都会涉及碳足迹标识问题,也就是说“电池护照”的问题。而要能够准确标识这些数据,碳排放因子数据库中的参考标准,就变成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这些环节在中国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无统一的标准。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上是被西方控制。如果没有统一的计量就没有标准,没有测量就做不出,测不准你就造不精。建立统一的国家“碳足迹”标准,势在必行。
行动:中国不是好欺负的!
国内研究者正努力完善“碳足迹”评价体系,中国的企业家也向着“零碳”梦想,不断前进。
2022年4月,远景科技集团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建成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这座动力电池和储能工厂的所有能源来自储能、太阳能、风能组成的智能电力供给系统。另外,远景动力通过方舟碳管理系统,对储能电芯产品进行了碳足迹分析,从原料开采、加工、包装、运输、生产到污染物排放全流程进行了精准的碳排放核算。产品碳足迹的信息被记录在储能电芯产品的“零碳绿码”中,可追溯、可认证,让产品无惧碳壁垒,畅行全球。目前,远景零碳产业园中80%的电量由区域内的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系统发电直供,20%与电网交易,实现100%绿色零碳能源。园中的的度电成本低于1毛5。
2022年,宁德时代的宜宾工厂已被选为“全球首个电池零碳工厂”。宜宾基地总投资超过560亿元,项目规划10期,全部建成后,年产能可突破200GWh,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基地之一。宁德时代年报显示,2022年宁德时代锂电池销售量已达289GWh。SNE数据指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全球市占率分别为37%和43.4%。到2035年,宁德时代生产的电池将全部为零碳电池。从矿产资源到电池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
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是国内第一个以核能驱动的零碳智慧生态产业园,其依托福清核电已建成的6台百万KW级核电机组及规划扩建机组。该园区计划分三期工程推动向福清市工业园区供应多种清洁能源,实现区域“零碳供汽、零碳供冷、零碳供热、零碳供水、零碳供电”的目标。福清核电与福清市政府还将在蓝色产业园联合投资50亿元-100亿元,规划建设二期“零碳综合能源站”工程,打造园区“源、网、荷、储”综合智慧能源体系,实现蓝色产业园配套供应多种零碳能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