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6 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部委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 2023 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在储能产学研融合发展分论坛上华北电力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作了《能源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的主题报告。
刘吉臻院士批评了在电源侧、电网侧需要配套或建设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的观点,对“风光配储”以及电网侧储能调节能力提出质疑。
顺带遭到批驳的还有“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刘吉臻院士认为“抛开经济谈技术,那叫**”
01
激情四射!但不一定全对
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来说,在电源侧、电网侧配置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的确存在很大的缺陷。
但经济成本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技术上电化学储能并不能提供新能源送出所需要的电网惯性和系统强度,将导致更多的电网问题。然而储能的经济成本随着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可能进一步压缩,大规模电化学储能很有希望能成为未来电网的重要组成。
关于用户侧储能,我们赞同院士的观点。新型电力系统就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系统”,更具体的特征或许可以描述为“以分布式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系统”。用户侧储能将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也就是院士所说的“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和多种能源综合化”。
02
关于研究方法,有待商榷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保证最终用能的可靠性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包括资源充足性、电网灵活性和应对系统故障的电网弹性,这些与传统电力系统是一致的。
因此,研究新型电力系统也是在传统能源系统可靠性研究框架下,对资源、电网和快速响应做出调整。用户侧储能就是为了应对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提供的一种响应和快速恢复措施。
全球范围内,基于 100% 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研究已经成为热点。澳大利亚的农村微电网、美国毛伊岛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冰岛的 100% 清洁能源电力系统从不同规模和尺度上都在验证新型电力系统和可持续电力的理论和方法,其中,储能都在发挥关键作用。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的研究,就是针对资源的波动性特点,利用更充裕的可再生能源,使用“空间换取时间”的方法,一部分是“弃风弃光”,另一部分利用储能实现系统的实时平衡。
院士在报告中更多地强调了资源的充足性,对于化石能源的延续仍保留“共情”。
而国际上新型电力系统研究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可持续:充足性、灵活性和弹性——基于传统框架构建新的目标。可持续的目标比可靠性更崇高。
国内的研究方法喜欢使用路径描述,强调具体技术,“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多源互补、源网协同、供需互动、灵活智能”,在认识理论方面,差别很大。
因此,总体上我们对院士的观点认同的不是很多。当前的“风光配储”的技术经济性可能需要有长远的观点,反而要更重视配储引起的技术问题;发电侧、电网侧的电化学储能的优先级的确应该弱于用户侧,但这是与新型电力系统的分布式属性更为相关;最后,对新型电力系统及储能作用的研究,还是要基于一个严谨的研究框架,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放在首位。
03
宽容对待新技术,宽容对待院士
躺枪的 CCUS 一定不冤,工程领域的很多研究真的是看不到前景,包括核聚变。十年前,我们也这样怀疑过电动汽车!
新技术产生了一些新问题,或暂时没有商业价值,但可以给研究和探索提供时间。
中科院最近发布了一个“什么意见”,我看应该坚决反对。我们宽容对待新技术的同时,就要宽容对待不同的声音,同样需要宽容对待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