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题花园街景打卡拍照,去咖啡车享受悠闲时光,夜幕降临还能和朋友们一起吃烧烤、唱唱歌……这样的惬意享受可不是大家常去的商场,而是位于深圳的全国首座液冷超充架构的光储充一体化“城市驿站”。
“城市驿站”基于能源互联网理念,整合光伏、分布式储能系统和液冷超级充电桩等技术,实现“源、网、荷、储”协调运行,不仅为城市充电站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解题思路,也将助力深圳向“超充之城”加速迈进。
能发电能储电
低充高放进行削峰填谷
先看一组数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显示,国内36个主要城市公用桩平均时间利用率、平均桩数利用率和平均周转率分别为11.3%、51.8%和3.2,平均充电时长为52.8分钟。
目前,国内充电场站普遍存在变压器容量不足、充电时间长、“翻台率”低、电费开支大、盈利模式单一等痛点。深圳如何破题?答案是全面考虑各类型新能源超充车型规模和充电场景,合理规划超充设施空间布局,以提升超充设施覆盖率,提高充电便捷度和设施利用率,并优先在中心城区建成“1公里超充圈”。
5月7日,全国首个支持液冷超充架构的光储充一体化“城市驿站”,在深圳永泰数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产业园区投入运营。示范站占地约1200平方米,主要由充电桩系统、光伏系统、储能系统以及城市驿站组成,其中带光伏雨棚的充电区域面积564平方米。
为什么需要引入光伏?永泰数能市场部总经理李晶晶告诉记者,超充桩对电网的冲击较大,需要电网做出与之配套适应的改造。驿站的光伏系统采用243块功率为540瓦的单晶组,总装机容量为131千瓦,年发电量约11.98万度,在不改造变压器前提下,配合储能系统可多增加2个快充车位。“充电站是一个耗能单位,通过引入光伏和储能系统实现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也是储能电站。它变为了一个能源单位,通过低充高放进行削峰填谷,有效降低充电成本,实现新能源消纳。”
10月24日,基于全液冷超充的“城市驿站”走出深圳,为内蒙古乌兰察布新能源车主带去“一秒一公里”的极致充电体验。据永泰数能预计,2023年将在全国建设超过15座光储充“城市驿站”,让更多人享受到深圳的“一杯咖啡满电”体验。
技术不断升级
充电产业生态逐渐完善
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新能源汽车,实现快速充电都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产品使用体验,同时也是技术升级的必经之路。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财税贸易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韦福雷看来,“超充”建设不仅仅满足“用”,从产业链上下游看,将促进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诸多零部件、能源、电力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新一轮技术迭代,为整个新能源产业带来升级变革。
能源革命新时代,不仅需要光伏、储能、AI、物联网等技术不断革新,商业模式的变革也正在发生。李晶晶表示,目前大部分电车的续航里程均超过400公里,常规充电对应的充电时间均在8小时左右,“城市驿站”的液冷超级充电桩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的高效充电。“从小时到分钟的改变,带来的不仅仅是充电体验的提升,还能让车主从离开变为停留,这就给充电站的商业模式带来充足的想象空间,集休闲娱乐、商务会谈、时尚购物为一体的‘城市驿站’便应运而生。”
再看一组数据,在刚刚过去的10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首次单月销量突破30万辆,同比增长38.6%;在2023年第三季度的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中,比亚迪由此超越铃木,位列全球榜单第9名,将中国车企在全球的地位提升到新高度。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不断攀升,带来的是用户量的大量增加。“充电桩一头连着新能源汽车,另一头连接着消费者,大量的新能源车用户,意味着充电桩将成为一个流量入口,未来或将形成一个新的平台体系,随之衍生出大量商业化的生态参与者。”韦福雷表示,深圳建设“超充之城”,实际上就是要打造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重大体系。“深圳提出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不仅仅是造车,其中涵盖了技术创新、高端制造创新、消费应用场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生态文化创新,是整个产业生态体系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