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江宁开发区建设“低碳园区”有新进展:近日,全市首个公共机构全场景微电网项目正式投运。
全市首个公共机构全场景微电网项目的实施地点为江宁开发区管委会。在管委会户外,全市首个光储充放一体化场站已经建成,车主将新能源汽车开进去,充电和加油一样快捷——5分钟即可实现车辆续航300公里,尝鲜“一秒一公里”的超快充体验。超快的充电速度,全靠“600千瓦全液冷超充桩”来实现。在这里,车主们不仅可以充电,还可以“卖电”。目前,站内设置了4台V2G充放电一体充电桩,用来开展车网互动实用运营模式验证。
步入管委会大楼,屋顶光伏、廊道柔性光伏、发电玻璃等因地制宜“安插”在办公楼的各个空间。其中,玻璃连廊屋顶创新采用的发电玻璃,其储存的能源可供地下室照明使用。据悉,办公楼新能源项目覆盖总面积约3810平方米,总装机容量达到714kW,目前已顺利全容量并网。根据规划,未来这里每年可发87.52万千瓦时绿电,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67.12吨,减少碳排放量约667.8吨。
此外,管委会还制定楼宇节能制度,通过对电梯进行分时段动态管理、对办公室进行照明优化等,推广楼宇节能。
在看不见的“云端”,管委会的能源资源整体接入江宁开发区能碳虚拟电厂。能碳虚拟电厂宛如“能源智慧管控大脑”,它掌管着管委会园区714kW屋顶光伏、1645kW光储充一体化超充站、1228kW空调负荷、120kW办公负荷、180kW照明负荷以及园区用水数据的实时监测、统计和分析,以及光、储、充等资源的调控,并可灵活参与电网互动调节。
江宁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管委会的智能微电网建设,将在能碳平台、光伏发电、光储充场站、楼宇节能、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发力,构建起“技术引领+场景示范+精细管理”的全方位低碳发展体系,并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效提升,努力打造公共机构办公大楼低碳发展样板。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522/50002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