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固态电池“黑马” ,率先卡位储能

来源:高工储能   发布时间:2025-01-21 01:40:55

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及低空经济场景的落地,固态电池赛道进一步被激活。

固态电池被誉为下一代储能锂电池的“终极模式”,正在作为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具有国家战略高度。低空经济政策与产业催化持续,固态电池产业化速度加快。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新型电力储能装机规模较2022年增长了2倍以上,根据相关最新预测,到2030年,全球储能装置的累计装机量将达到411GW,是2021年在线储能装置的15倍,为固态电池提供了巨大的下游市场需求。

中天科技可称得上固态电池赛道的黑马,很早已经布局固态电池研究。中天科技2024年9月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锂电池研发团队基于电解质改性等技术手段,研发出100Ah—230Ah半固态电芯产品,具备量产条件。

在12月中旬的2024高工储能年会上,中天科技进一步对外透露,目前中天科技成功将原位聚合技术应用到了自研的105Ah,210Ah,232Ah,280Ah,314Ah电芯中。

中天科技

何以入局固态电池?

电芯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储能行业发展的痛点和瓶颈之一。

据此,中天储能行业较早一批投入了固态电池的研发,并出炉了多款半固态电池产品。

在固态电池领域,早在2015年,中天科技就与青岛能源所共同开发高性能全固态锂电池。2016年青岛能源所全固态锂电池通过深海测试,能量密度翻倍。2018年7月,中天科技还曾宣布与中科院等机构进行固态电池技术合作。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半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的专利,公开号CN 118888993 A,申请日期为2024年8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包括以下步骤:一是,对注液后的电池在50‑70℃,500‑2000kg/f下进行固化处理12‑48h,得到固化后的电池;二是,对所述固化后的电池进行化成处理,得到半固态电池。本发明提供的半固态电池具有优异的低温性能。

据了解,中天科技1992年起步于光纤通信,2002年迈入智能电网,2011年布局新能源,2020年海缆分拆准备上市。中天形成了海洋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电网、光通信等多元化产业格局。入局固态电池,正是其入局前沿技术的“既定步伐”。

基于中天科技在半固态电池技术方面的领先和深厚的技术储备,据分析,中天科技正在逐步攻克固态电池的量产技术,进而成为固态电池研发的“黑马”。

原位聚合

率先攻克固态电池难关

在固态电池研发上,原位聚合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制备聚合物电解质的策略。通过在液体电解质中加入低粘度单体和引发剂形成均匀的前驱体溶液,电极中的所有孔隙都被前驱体溶液填充。加热聚合后前驱体溶液变成半固态,在电极和电解质之间形成紧密的界面。该技术通过了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新产品认证。

目前中天储能成功将该技术应用到了自研的105Ah,210Ah,232Ah,280Ah,314Ah电芯中。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动力电池中。实验数据显示,中天储能固态电芯的倍率、初始充放电和高低温适应性等电化学性能均满足新国标要求。

实验显示,常温循环1400周放电能量保持率为88%,预计能达2200周;高温循环600周放电能量保持率为88%,预计能达1000圈。

当前行业内卷严重,通过不断提升单体电芯的容量来实现降本,但对大容量单体电芯的热失控的机理研究远远不够。中天科技通过采取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两个相结合,顺利一次性通过美标UL9540A测试。

其中,UL1973火烧实验是电芯层级另一大难通过的美标认证测试。中天科技通过采取半固态阻燃电解质技术,顺利一次性通过美标UL1973测试。

在技术路线上,中天科技采用隔膜涂覆,双层及三层结构固态电解质,并在正极侧进行涂层以及掺杂的技术,采用固态电解质+凝胶电解质的路线,区别于其他公司固液混合的路线(液体含量10%),液体含量更低(5%)。常温循环达4000圈,高温循环达2000圈。

中天储能成立于2012年12月,注册资金20亿元,是中天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公司设立以“储能”为发展定位,连续10多年储能系统的研发制造,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储能系统集成方案供应商”。

而固态电池的率先突破将进一步赋能其储能布局。

当前,中天科技形成了以锂电池为核心,含正负极材料、铜箔、结构件等关键原材料的锂电储能系统产业链。此外,中天科技还基于新一代超级电容器超高倍率短时储能调频技术及长时段氢储能技术,完善全时段储能技术产品,助力国家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加速建设。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121/92599.html

新闻介绍:

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及低空经济场景的落地,固态电池赛道进一步被激活。

责任编辑:caoyang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