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蓝新能源
碳索储能网为您提供“太蓝新能源”相关内容,让您快速了解“太蓝新能源”最新资讯信息。关于“太蓝新能源”更多信息,可关注碳索储能网。

太蓝新能源

11月2日消息,太蓝新能源宣布,将联合长安汽车于11月7日举办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联合发布会。
新能源 固态锂电池 电解液 
车企方面,广汽集团11月8日在互动平台表示,该公司已初步打通全固态电池全流程制造工艺,预计于2026年装车搭载于昊铂车型。
固态电池 广汽集团 电解质 
12月5日,贵州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遵义市特色优势制造业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新能源电池 电池材料 电解液 
碳索储能网获悉,中国液态锂电池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世界第一,全世界 70% 以上的锂电池在中国生产,全球排名前 10 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国占据 6 家。
锂电池 动力电池 正极材料 
在这个新能源时代的大潮中,每一个细微的波澜都可能预示着行业的巨变。而在这场变革中,奇瑞无疑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近日,广州车展的盛况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而奇瑞的惊艳亮相,更是将这场车展推向了新的高潮。
固态电池 奇瑞 新能源 
当前,储能项目投资呈现出极为火热的态势。从项目数量来看,不断有新的储能项目涌现。例如,开年以来截至 1 月 7 日,全国各省新获备案的储能项目已超 130 个。2023 年 1 至 10 月,全省能源领域完成投资额超过 507 亿元,同比增长 17.6%,其中新型储能项目完成投资 16.52 亿元,海西液态压缩空气、海南电网侧电化学储能等一批新型储能项目加快落地实施。在山东,海辰长时储能零碳产业园开工
储能投资 储能市场 储能项目 
目前传统的液态锂电池性能已经迫近理论上限,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固态电池作为一项颠覆性的技术,被众多电池企业和车企视为下一代产业变革的核心,其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
固态电池 液态锂电池 电池厂商 
纵观中国动力电池发展史,从行业追赶者到产业引领者,这既是一部不屈不挠的奋斗史,也是一部永不停歇的创新史。可以说,由创新所带来的新技术驱动是成功的关键——新技术推动行业持续降本增效,成本下行带来需求向上,销量增加反哺技术研发。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讲过:“伟大的将军们,是在茫茫黑暗中,把自己的心拿出来点燃,用微光照亮队伍前行。”

全球双碳风潮下,储能的崛起已是必然,但残酷的 “战争” 号角也已经吹响。
今年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2030年储能市场规模将超过1TWh。
电化学储能 双碳 动力电池 
尽管业内争议声音不断,但锂电池储能电芯的容量在近两年越变越大。
2020年,主打长循环寿命的280Ah(安时)电池产品推向储能市场,迅速替代了原有规格成为储能电站应用的主流;随后300Ah+电芯成为新趋势,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二十余家国内电池厂商纷纷推出了300Ah+容量的储能电芯,逐渐推广普及。
储能电芯 锂电池 电网侧 
近日,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与南都电源签署固态电池战略合作协议,引发了业界对固态电池在储能领域未来应用的关注。
固态电池 南都电源 储能行业 
2023年,储能领域共发生394起融资(含IPO),共涉及公司326家,整体融资金额大约900亿元(含IPO融资额约300亿元)。
融资 储能市场 新型储能 
自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领域相关项目动态不断,尤其是大项目频出,仅亿元级投资以上的项目就有7个,共计投资额达332.3亿元,平均每个项目投资55.38亿元。
动力电池 固态电池 电池领域 
30日,АК-БАРС集团公司与中俄研究院、俄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共同签署10GWh“准固态聚合物动力电池产业化项目及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推进中俄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产业技术深度合作。
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 圣彼得堡 
据悉,陶科工厂已投资42亿新台币(约合9.6亿元人民币),初始产能为每年0.5GWh,可供1.4万辆汽车使用。根据市场需求,该工厂最终规划产能2GWh,预计为2.6万辆电动汽车提供电池。
新能源汽车 电动汽车 固态电池 
然而储能行业,却似乎并未被寒风侵袭。产业规模的急剧扩张、新进入者的爆发式增长,以及充满想象力的行业发展空间,正在吸引着投资者风风火火进入,展现着持续高涨的投资热情。
储能 市场 投资 
近期,固态电池可谓是风头无两,辉能科技全球首条固态电池生产线正式量产的消息,瞬间点燃了市场的热情。各大车企、电池厂、科研院所纷纷下场官宣固态电池相关新品、研发突破,大有产业化提速之势。
固态电池 锂电巨头 车企 
1月31日,重庆日报记者获悉,日前,《重庆两江新区支持新型储能发展专项政策》(以下简称《政策》)印发,提出对在两江新区备案且建成投运的用户侧储能、分布式光储、充换储一体化等项目,对单个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补助。对在新区备案的用户侧储

4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发布了 2022 年 1-2 月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运行情况。

近日,格林美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开发出3-4微米尺寸小粒径高BET固态电池前驱体材料,目前在多家企业进行认证工作且进展顺利,9系某款固态电池用前驱体产品已实现小批量量产。
格林美 固态电池 电池回收 
近日,太蓝新能源对外宣布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世界首块车规级单体容量120Ah、实测能量密度高达72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体型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体型化锂电池单体容量和最高能量密度的行业纪录,也标志着太蓝新能源在固态电池研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全固态电池 电池技术 新能源 
近日,领新(重庆)新能源有限公司宣布固态聚合物电池产线已实现量产,一期产能为0.5GWh/年。
固态电池 磷酸铁锂 液态电池 
近期公布的动力电池月度数据中,卫蓝新能源的装车量表现引发业内关注:2023年11月,该公司实现动力电池装车量约0.41GWh,环比上月的0.01GWh大增4000%,一举跻身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第12名、三元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第7名。
固态电池 新能源 动力电池 
前不久,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举行。与会代表围绕动力电池政策法规与标准、技术研究、智能制造、安全运输等行业热点,发布了重要成果。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需求旺盛,各大电池厂积极布局更多产能,动力电池企业竞争“白热化”。去年,中国动力电池界宣告,在全球产业话语权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国锂盐和正极材料出货量都达到了全球总额的70%,负极材料出货量更占比超90%。未来智库预计,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市场销售规模将突破7000亿元。

9月19日,国泰君安发布研报称,随着对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逐步提升的要求,固液混合态电池迎来发展机遇,有望成为当前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系的补充。
尽管目前固态电池仍处于研发阶段,量产上车时间尚不明朗,但这一赛道依旧吸引了诸多企业的重金押注。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电力受端省份,电力供应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加之用电呈峰谷差大的特征,新型储能需求巨大。近年来,重庆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围绕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等探索打造一批新型储能应用场景,力促新型储能在各领域加快应用,在助力消纳新能源、保障电网稳定运行的同时,还有力助推绿色低碳转型、牵引储能产业发展。

8月4日,重庆两江新区招商集团对外表示,今年上半年,集团瞄准行业龙头,积极开展储能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目前重庆两江新区已签约华润重庆能源总部项目、两江龙盛储能电站项目、赣锋动力电池PACK项目等项目,合同投资额总计9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