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
碳索储能网为您提供“长安汽车”相关内容,让您快速了解“长安汽车”最新资讯信息。关于“长安汽车”更多信息,可关注碳索储能网。

长安汽车

11月2日消息,太蓝新能源宣布,将联合长安汽车于11月7日举办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联合发布会。
新能源 固态锂电池 电解液 
车企方面,广汽集团11月8日在互动平台表示,该公司已初步打通全固态电池全流程制造工艺,预计于2026年装车搭载于昊铂车型。
固态电池 广汽集团 电解质 
日前,由晶科科技投运的南京长安汽车有限公司用户侧储能项目成功并网,标志着晶科科技用户侧储能综合解决方案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实现再次落地。
晶科科技 用户侧 储能并网 
12月5日,贵州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遵义市特色优势制造业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新能源电池 电池材料 电解液 
近日,宁德时代与长安汽车合资公司时代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突然换帅——刘畅延卸任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由朱云峰接任。
宁德时代 长安汽车 动力电池 
在这个新能源时代的大潮中,每一个细微的波澜都可能预示着行业的巨变。而在这场变革中,奇瑞无疑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近日,广州车展的盛况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而奇瑞的惊艳亮相,更是将这场车展推向了新的高潮。
固态电池 奇瑞 新能源 
全球汽车业波澜壮阔的百年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在动力系统新能源化成为业界共识的同时,汽车业变革“下半场”智能化的赛道也悄然开启。然而,无论是电动化还是智能化,无论是动力系统还是数据系统的变革,其实质都是在探索对汽车工业资源的重新组织。在这个科技自由探索、产业跨界融合的时代,在这个速度决胜、强者恒强的时代,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一个创新的载体,在发展中不断打破创新边界,让各个领域的优势资源都聚集在汽车这个实体之中。当科技企业的技术积累、新能源企业在能源存储转化领域的前沿探索,与汽车企业多年积淀的制造实力高度整合,聚
新能源 动力系统 
12月21日,据亿航智能官微消息,长安汽车与亿航智能共同完成了飞行汽车战略合作签约,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资源
飞行汽车 长安汽车 
共识已经达成,超级产能过剩时代已经来临!
中国锂电20年,波澜壮阔,跌宕成长。
如今我国已在全球动力与储能电池的多个核心供应链占据优势地位。比如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占全球总销量的56.9%;储能电池出货量占全球比例达87%;正/负极材料出货量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90%,电解液出货量全球占比超85%,锂电隔膜占据全球超80%市场份额等等。
锂电 动力电池 电解液 
在履新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半个月后,杨青火速交出了新能源汽车时代的“东风答案”。
东风公司 新能源 汽车 
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站在年产销量超过1000万辆的台阶上,正开足马力,加大新一轮投入,加速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
新能源车企 固态电池 动力电池 
近日,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与南都电源签署固态电池战略合作协议,引发了业界对固态电池在储能领域未来应用的关注。
固态电池 南都电源 储能行业 
1月2日,工信部发布卓越级智能工厂(第一批)项目公示名单,235个智能工厂入选。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的锂电池产品全流程数智化管控智能工厂、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端到端质量追溯智能工厂、青海中信国安锂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电池级碳酸锂绿色节能智能工厂、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锂电池全价值链协同绿色智能工厂等电池领域智能工厂入选。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有小米汽车超级智能工厂以及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数据模型赋能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工厂入选。
工信部 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 
近两个月来的比亚迪,好消息不断。首先是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公布的最新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报告显示,比亚迪超过韩国LG Energy Solution,市场占有率达到16.2%,成为仅次于宁德时代的全球第二大电池供应商。

1月28日,滴滴与宁德时代共同宣布,双方正式成立换电合资公司,并计划从网约车场景切入,为众多新能源车辆提供换电服务。除成立换电合资公司之外,宁德时代还与滴滴旗下小桔能源形成战略合作意向,将推动在储充一体等更广泛新能源领域的合作。
宁德时代 滴滴旗下小桔能源 储充一体 
2024年,“油电之争”进入关键年份,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而作为核心部件电池降价空间又将如何,成为行业关注重点。
电池价格 动力电池 锂电池 
车企造电池是大势所趋,电池企业在阻挠车企造电池的道路上也已经展开行动。
据媒体报道,宁德时代要求入职的应届生要签竞业协议,不签不给入职。而传出的长达13页的竞业协议中,不仅有中创新航、比亚迪(弗迪电池)等电池同行,还有长城汽车、理想、小鹏、蔚来等多家知名车企。
车企 电池 宁德时代 
近年来的热门赛道锂电行业,迎来一位新的上市玩家。
作为青山实业新能源领域核心企业,瑞浦兰钧于12月18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根据招股书及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年内瑞浦兰钧动力电池装车量及储能电池装机量均位列国内前十位。
动力 储能 锂电 
从订单维度来看,动力领域从“电池荒”转向“订单荒”;储能领域订单虽然保持较高增速,但价格腰斩;材料及设备领域,因动力与储能等下游需求市场不及预期,订单也随之锐减,开启新一轮行业深度洗牌。
动力电池 储能 订单 新能源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是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受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拉动,2023年以来,我国动力电池产业保持了较高增速。前11个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累计产量698.7GWh,同比增长41.6%。其中,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339.7GWh,同比增长31.4%。
动力电池 新能源 汽车 
中国的“新三样”是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电动汽车。这个词让人回想起曾经是其出口支柱的“老三件”的概念:服装、家用电器和家具。
太阳能 锂离子 电动汽车 
12月12日,广汽埃安旗下因湃电池智能生态工厂正式竣工投产。
该项目总投资109亿元,于2022年12月正式动工,计划至2025年建成36GWh量产线。
动力电池 投产 广汽 
2023年5月9日,吉利控股与长安汽车宣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动力、海外拓展、出行等产业生态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品牌向上。具体来看,在新能源领域,双方将就电芯、充换电技术、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新能源产业布局进行合作。
储能 电动汽车 
五菱宏光MINI EV 官网资料图片自2020年7月,人民的代步车——五菱宏光MINI EV(下文简称:宏光MINI EV)上市后便凭借小巧的造型和亲民的售价出圈,精准契合消费者对于微型电动车的需求,引爆了平静的市场。据上汽通用五菱官方数据,宏光MINI

动辄几百GWh的产能规划,车企造电池显然已经动了真格。吉利汽车规划电池产能超200GWh,大众汽车规划240GWh,Stellantis规划400GWh,比亚迪规划超600GWh,特斯拉更是声称“未来公司的4680电池产能将提升至1000GWh以上”……
电动车企 电池产能 新能源汽车 
光伏“老大哥”隆基绿能(601012.SH)在被曝陷入裁员风波之际,悄然布局了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业务。
光伏 蔚来 新能源 光储充 
2023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维持增长态势。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387.7GWh, 累计同比增长31.6%。这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900万辆,增幅均超35%,市场占有率超30%。
动力电池 电池装机量 中国汽车 
1月31日晚间,路透社放出独家消息称,五位知情人士表示,由于华为制造的计算单元出现生产问题,一些中国汽车制造商不得不推迟旗舰车型的交付。其中两位知情人士表示,长安汽车(阿维塔)和奇瑞汽车(智界)已提出投诉,并正在谈判解决这一问题。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赛力斯也受到了影响。华为、奇瑞和赛力斯没有回应媒体的置评请求。长安将这一请求转交给其阿维塔部门,后者没有回应。
汽车制造商 华为 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