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不断壮大的“车企造电池”军团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4-02-28 05:34:46

动辄几百GWh的产能规划,车企造电池显然已经动了真格。吉利汽车规划电池产能超200GWh,大众汽车规划240GWh,Stellantis规划400GWh,比亚迪规划超600GWh,特斯拉更是声称“未来公司的4680电池产能将提升至1000GWh以上”……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电池是动力来源以及关乎生产制造成本的关键因素,也是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核心和取胜关键之一。”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未来做新能源汽车的企业,要想有良好的盈利,产业链掌控能力非常重要,特别是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必须掌控在自己的手上。

车企造电池军团“扩军”

越来越多的车企在加码动力电池。今年2月,据报道印度塔塔集团正在考虑将旗下锂电池业务分拆上市,以扩大其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的影响力。据悉,Agratas上市时的估值预计在50亿-100亿美元间(约合人民币360亿-720亿元)。

在此之前,塔塔集团与印度古吉拉特邦政府签署协议,将建立印度首座锂离子电池超级工厂。该超级工厂预计初始投资近1300亿卢比(约合15.8亿美元),预计将在未来三年内开始施工。该工厂最初的产能规划为20GWh,后期产能有可能将达40GWh。

近期,沃尔沃集团宣布,其完成了对Proterra电池业务的并购,交易价格为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收购的资产包括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电池模块和电池组开发中心以及位于南卡罗来纳州的电池组装工厂。同时,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部四期奠基,其中电池中心是其中的核心工程。

近年来,沃尔沃加大了在电池领域的布局。目前,沃尔沃已经与瑞典电池公司Northvolt成立合资公司,根据规划2024年将建成首家15GWh产能的电池工厂,到2026年沃尔沃的电池产能将达到50GWh。据悉,到2025年沃尔沃将推出第三代电池架构,号称可突破1000Wh/升的体积能量密度,还将支持800V以及350kW级别的快充。

国内车企方面近期也动作频频。去年年底,广汽埃安旗下因湃电池智能生态工厂竣工投产,同时发布弹匣电池2.0新突破——P58微晶超能电池;吉利旗下汽车品牌极氪发布全球首款量产800V磷酸铁锂超快充电池——金砖电池。据吉利官方宣传,金砖电池体积利用率高达83.7%,是目前全球体积利用率最高的动力电池,超过特斯拉4680电池。

除此之外,长安汽车与宁德时代、深蓝汽车三方合资建立的时代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打造的首款“金钟罩”电芯在四川宜宾下线;蔚来自研4680圆柱电池和磷酸锰铁锂电池,其中磷酸锰铁锂电池将供给蔚来旗下车型及子品牌阿尔卑斯使用,4680电池预计2024年应用于蔚来第三代平台(NT3)车型上。

巨大的产能规划

车企布局动力电池拥有不少优势,天风证券指出,随着电池技术趋于成熟,主机厂具备后发优势;背靠主机厂,动力电池出货增长快且稳定;主机厂对车理解更深,车端需求可直接穿透到电池;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可快速应用;电池和底盘同步开发,更易应用CTC等技术方案。

截至目前,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吉利、长城、广汽、上汽、蔚来、长安、理想、大众、Stellantis、奔驰、宝马、现代、丰田等国内外车企,都通过自研、自建、合建、入股等方式布局动力电池。其中,不少车企电池产能规划超200GWh。

比如,据业内不完全统计,吉利目前在电池领域的投资已超过1000亿元,累计规划电池产能超200GWh。其中吉利自建电池工厂投资已超700亿元,包括耀宁、威睿、衡远新能源等多个品牌项目。在技术布局上,有数据显示,吉利在电池领域提交的专利申请超3000件。

“早在2009年左右,吉利的实验室就已经开始涉及电池方面的研究。”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表示,电池非常重要,是电动车的基础,极氪认为一家智能电动汽车企业,未来想要形成竞争力,电池是核心、最基础的要素,这也是极氪未来发展的护城河之一。

行业周知,大众汽车在电池领域野心勃勃。按照规划,到2030年,大众汽车将与其合作伙伴一起投资超过2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00亿元)建成6家电池工厂,总体产能将要达到240GWh,支持每年生产300万辆电动汽车的需求。

作为全球第四大车企,Stellantis则表示,“我们已经在全球宣布建设约250GWh的电池年产能,但我们需要在全球建设400GWh的年产能。我们已经承诺在全球建设六座电池超级工厂,未来还会有更多。”其中,Stellantis规划北美电池年产能为150GWh,欧洲年产能为250GWh。

全球众多车企大规模投建电池项目,作为电池厂商如何看待?在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看来,车企与电池厂的专业分工不同,车企擅长于机械、电子等,但电池涉及电化学体系,车企对电化学的理解深度,或许难以媲美专业的电池制造商。而且,摆在车企面前的一个问题是,自研自造电池如何平衡巨额投入和收益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车企造电池确实有一定门槛,而且要实现自身优势也并非易事。据麦肯锡估算,车企需要在一个地区生产至少50万辆新能源汽车或电池生产达到15GWh以上,自产电池才有望形成成本优势。就目前来看,能够达到此标准的车企还寥寥无几,不过车企造电池趋势已经停不下来了。

新闻介绍:

动辄几百GWh的产能规划,车企造电池显然已经动了真格。吉利汽车规划电池产能超200GWh,大众汽车规划240GWh,Stellantis规划400GWh,比亚迪规划超600GWh,特斯拉更是声称“未来公司的4680电池产能将提升至1000GWh以上”……

责任编辑:caoyang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