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光伏+储能”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1-06-29 03:25:03

可以预见,“光伏+储能”必定可以成未来来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

光伏技术进步的无限潜力

自今年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大流行对出口的影响迫使光伏制造公司加快降低电力成本的步伐。技术创新的步伐正在加快,发展趋势可能会超出预期。中国的光伏产业正在从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

阳光资源丰富的地区的发电成本低至“ 0.1元/千瓦时”。在持续发展的未来五年内,全国平均发电成本将继续下降,光伏发电可以为国民经济和能源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光伏的成本优势和环境价值。达到电网平价的步伐也加快了。光伏具有巨大的扩展和应用案例的潜力。

“光伏+储能”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 家庭“光伏+储能”结构案例(图片摘自网络)

绿色发展的号角早已吹响,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各国推进能源体系转型的“主角”。随着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不断下降的成本使得光伏发电成为最具竞争力的能源之一,“光伏+储能”也逐渐呈现出“市场刚需化”格局。在光伏发电的应用过程中,占地面积成本过高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阳光虽然免费,但光伏需要占地,而且需要很大的面积,如果能充分利用工厂屋顶的空余场地,布置上光伏发电板,就能节省用地成本。而在偏远地区,虽然地不值钱,可以大规模安装光伏发电板,但由于用电的用户不在本地,就必须卖给电网,上网电价大概在4毛左右,因而,光伏发电配备储能是大势所趋。

光伏大咖纷纷看好“光伏+储能”

隆基集团总裁李振国在第十四届国际光伏发电与智能能源大会暨展览会(SNEC 2020)全球太阳能领导人对话会上发表主题演讲,该峰会上可再生能源领导人分享了有关太阳能技术发展潜力和能源转型之路的见解。

“光伏+储能”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 隆基集团总裁李振国(图片摘自网络)

“光伏+储能将成为未来能源和应对气候问题的有力武器的最终解决方案。”

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可靠的能量。化石燃料主要是石油和煤炭,已成为传统的能源。但是,化石能源对环境污染做出了巨大贡献,而环境污染在全球发展过程中正在加速发展。新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已成为应对我们面临的气候危机的重要问题。

“十年前,硅片的价格是13美元/片,今天是40美分/片。十年前,光伏模块的价格是5美元/瓦,今天是20美分/瓦。”隆基集团总裁李振国在主题演讲中说。“光伏产品性能的不断提高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2-3年中,光伏将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地区最经济的电源。”

“如今,能量存储成本(每千瓦时10美分)是十年前的三分之一。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不需要再十年就可以将当前的能源存储成本再降低三分之一。我们确信“光伏+储能”将成为未来能源的最终解决方案。”李振国说。

“光伏+储能”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 协鑫集团董事长、保利协鑫董事会主席(图片摘自网络)

全球绿色能源联合会主席、亚洲光伏产业协会主席、2020年SNEC全球光伏大会执行主席、协鑫集团董事长、保利协鑫董事会主席朱共山在第十四届SNEC全球光伏大会上致辞中讲到,光伏+储能是必不可少的“标准配置”和中坚力量。在大型储能、工商业及户用储能、5G基站储能、数据中心储能等全场景储能应用中,光伏都是“最佳伴侣”。源、网、荷、储互动,风、光、储、充、用一体化,将推动光伏产业广泛地融入能源大系统。在未来五年,单是中国的光伏+储能,很有可能将实现每年2000-4000亿美元的出口创汇能力。此外,特高压+清洁能源+能源互联网+储能+能源大数据+电动汽车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将打破光伏发电在空间分布、时间限制方面的不均衡性,让光伏消除短板,放大长板,插上翅膀,拓展发展的空间和载体。

光伏是大自然最美好的能量馈赠。面向“十四五”,我们要携起手来,一个声音对外,消除外界对光伏产业的偏见,让外界充分认识到光伏产业不可替代的普世价值和绿色意义,为未来光伏的良好发展,赢取更好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舆论环境,更好地推动能源转型变革,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为地球家园更美好、更健康,为人类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快乐而努力。

“光伏+储能”,未来,已来!

新闻介绍:

可以预见,“光伏+储能”必定可以成未来来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 光伏技术进步的无限潜力 自今年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大流行对出口的影响迫使光伏制造公司加快降低电力成本的步伐。技术创新的步伐正在加快,发展趋势可能会超出预

责任编辑: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