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海南目前单体容量最大的光储项目——大唐文昌翁田集中式光伏基地100MW农光互补+储能示范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发电。该项目配套建设25%、2小时配置25MW/50MWh储能系统。
在火热的储能赛道中,海南省的储能产业却格外冷门。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至今,海南共有5个新能源配储项目招标,分别为中广核海南白沙邦溪100MW光伏项目、海南天能莺歌海盐场 100MW 平价光伏项目 、大唐文昌100MW翁田农光互补储能示范项目、海南华电儋州100MWp农光互补项目,海南文昌神华1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除了最后一个项目配储规模为18MW/36MWh外,其他四个项目配储规模都为25MW/50MWh,可以说是四个“海南省单体容量最大的光储项目”正在进行,最终大唐文昌翁田农光互补储能示范项目最先建成投产,夺得了桂冠。
不仅是配储项目门可罗雀,独立储能项目发展得更为缓慢。海南目前只有一座抽水蓄能电站——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还没有电化学储能电站。
为何海南的储能发展得如此之慢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两点,第一,海南的能源转型速度并不慢;第二,海南需要储能。
2015年海南省发电量在250亿千瓦时以下,2021年10月海南省发电量达到了307.2亿千瓦时,增长超过50亿千瓦时,但火力发电占比下降,新增发电量主要为核能发电。
2021年3月31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的远景计划中指出:至2025年,累计投资约830亿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约500万千瓦,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50%左右。
而在2021年1-10月海南省发电结构占比图中,海南的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31.11%,其中核能发电量占比26.05%,太阳能发电量占比仅1.65%。
早在2005年,随着海南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供需矛盾逐渐突出。2007年,国务院批准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中国核电产业加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海南理所当然地迎来了核电的春天。2008年,海南首座兆瓦级风电厂并网发电。而直到2011年,海南首个大型光伏电站(20MW)才并网发电。
由于集中式光伏电站需要大面积土地,而海南省的203.5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海洋面积就占了200万平方公里,因此并不适合开发集中光伏电站,所以即使去年海南提出“全省集中式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实施总规模控制,每个申报项目规模不得超过10万千瓦,且同步配套建设备案规模10%的储能装置”,对储能发展的推动力也并不大。
核能成为了海南能源转型的排头兵。因此,由于风能和光伏电站在能源结构中占比小,即使海南省能源转型的速度并不慢,但是常和风光“配套销售”的储能却发展缓慢。
但这绝不意味着海南不需要储能。
2009年,500kV海南联网工程投入运行,结束了海南电力孤岛的历史。但海底电缆故障或检修期间,海南电网仍需长时间孤网运行。况且海南的自然灾害多,高温、高湿、高盐密,强风、强雨、强雷电对电网运行可靠性影响大。其次,海南以三产为主,工业占比非常低,峰谷差较大。但是海南发电的主力军——核电参加调峰既不经济,也不安全,所以海南调峰非常困难。
建设大规模储能,一方面可以提升电网的可靠性,在电缆故障、极端天气等特殊时期,作为备用电源,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储能能够以更经济的成本提供电网辅助服务,参与调峰调频,减少峰谷负荷差。并且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储能的投资成本也在降低,当储能达到一定规模后,电价也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