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2023年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计划提出,将全面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建成并网新能源装机250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9000万千瓦,全年新能源发电量超过1500亿千瓦时。
计划表示,内蒙将利用原有电力外送通道,加快已批待批规模超过4000万千瓦的新能源项目建设,提高既有输电通道绿电比例。将争取乌兰布和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尽快获得批复,全面推动蒙西四大沙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4800万千瓦装机建设。
计划称,将创新市场化新能源应用场景,力推新批准市场化新能源项目建成并稳定运行,协同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风电整建制配套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光伏电池片和组件供给能力达到5000万千瓦,加快风光制氢项目建设,持续打造风光氢储全产业链。
同时,将推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逐步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争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全国试点,加大参与国家碳汇标准开发的力度,推进构建体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现生态补偿的林草碳汇开发机制。严格落实《“两高”项目低水平盲目发展管控目录》,开展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行动。
以下为“计划”中与能源发展相关部分内容:
推动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绿色低碳转型。
全面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建成并网新能源装机250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9000万千瓦,全年新能源发电量超过1500亿千瓦时。
推动增加电网绿电比例的保障性项目建设,利用原有电力外送通道,加快已批待批规模超过4000万千瓦的新能源项目建设,提高既有输电通道绿电比例。
争取乌兰布和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尽快获得批复,全面推动蒙西四大沙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4800万千瓦装机建设。
创新市场化新能源应用场景,力推新批准市场化新能源项目建成并稳定运行,协同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风电整建制配套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光伏电池片和组件供给能力达到5000万千瓦,加快风光制氢项目建设,持续打造风光氢储全产业链。
开工建设宝丰260万吨煤制烯烃、荣信80万吨甲醇制烯烃、华星40亿立方米煤制气一期工程等现代煤化工项目。
高质量完成能源保供任务。
实施自治区《煤炭产能稳定接续和有序开发方案》,加快国家批复同意的核增产能煤矿手续办理,全力推动在建煤矿建成达产,努力盘活“僵尸”煤矿闲置资源,在产煤矿总产能稳定在13亿吨以上,煤炭产量达到12.5亿吨左右,保障全国2/3以上省份的用煤需求。
切实保障电力供应,力争全年电力装机总规模突破2亿千瓦,发电量达到7100亿千瓦时左右,其中,外送电量达到2930亿千瓦时。
推进外送通道建设,力争蒙西至京津冀直流输电工程核准并开工建设。落实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要求,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和增储上产力度,推动非煤矿产资源绿色安全有序开发。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建设,实施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产业链项目580个,争取年内竣工投产200个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600户。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5G基站、工业互联网、绿色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一批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力争年内新建5G基站2万个,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6个、智能工厂15个。
开展绿色制造示范创建,推进低碳零碳、智慧园区建设,新开工实施节能、节水技术改造项目120个,年内将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智慧园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2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户。
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1+N+X”政策体系落实,推动国家出台《新时期推进内蒙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支持意见》,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推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逐步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争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全国试点,加大参与国家碳汇标准开发的力度,推进构建体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现生态补偿的林草碳汇开发机制。
严格落实《“两高”项目低水平盲目发展管控目录》,开展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