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光伏发电市场化并网项目配套调峰能力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内容可以重点概括为以下4点:
1)为确保电网调峰安全,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抽水蓄能不再作为市场化并网项目配套调峰能力。
2)新增纳入实施库的光伏发电市场化并网项目,均应采取自建、合建或购买新型储能(包括电化学、压缩空气、重力储能等)方式落实市场化并网条件。
3)光伏发电市场化并网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均应配套相应的调峰能力。
4)鼓励已纳入实施库的项目将火电机组调峰能力变更为新型储能。
文件发出后,有一些声音表示,强制配储后光伏项目的建设成本增加,资金回收年限就会增加,谁还会投资建设?这下江苏省内的全额上网光伏项目可能有一半要“凉凉”了!
为什么会出现有这种说法?我们先来捋一下什么是文件中的“市场化并网光伏项目”。
2021年5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建立了并网多元保障机制。简单来说把所有新能源项目分为两类,一类是各省(区、市)完成年度非水电最低消纳责任权重所必需的新增并网项目,称为保障性并网项目,由电网企业实行保障性并网(无成本并网);另一类则是保障性并网范围以外仍有意愿并网的项目为市场化并网项目,可通过自建、合建共享或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方式落实并网条件后,由电网企业予以并网,即投资方需要自己额外花代价并网,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购买消纳能力。
2022年5月-12月,江苏共下发了5批次的市场化并网光伏项目名单,总规模为11.2GW,全部为地面光伏项目,而地面光伏项目又基本上都是全额上网项目。
但对于“江苏省内一半的全额上网光伏项目要‘凉’了”这种担忧,笔者认为不必过于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