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2023财富中国500强揭晓,49家巨头涉足储能业界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3-07-24 06:56:15

《财富》杂志最近发布了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排行榜,这500家公司中总营业收入高达65.8万亿元,净利润达到4.7万亿元。要登上这份榜单,公司的年营收门槛需要达到约237亿元。

上榜的企业中有49家与储能行业相关。其中包括33家能源央企,如中国华能、中国华电、中国大唐、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中核集团、中国广核集团等主要发电集团。另外,还有8家光伏企业、5家储能电池企业,以及4家其它领域的企业也榜上有名。

2023财富中国500强揭晓,49家巨头涉足储能业界

光伏领域有13家企业成功入围,其中有8家企业不仅活跃在光伏领域,还同时涉足了储能制造业。其中,特变电工排名第143位,天合光能排名第159位,阿特斯排名第256位,正泰电器排名第285位,晶科能源排名第309位,阳光电源排名第313位,协鑫科技排名第356位,东方日升排名第426位。

2023财富中国500强揭晓,49家巨头涉足储能业界

储能电池及系统集成领域共有5家企业成功跻身榜单。其中,比亚迪排名第34位,宁德时代排名第44位,欣旺达排名第248位,赣锋锂业排名第298位,中天科技排名第311位,亿纬锂能排名第351位。

2023财富中国500强揭晓,49家巨头涉足储能业界

其它行业,化工领域的东方盛虹和宝丰能源分别排名第211位、第434位,风机巨头明阳智能排名第424位,家电企业创维集团排名第243位,这4家企业也分别推出了大手笔的储能产业链布局规划。

以下是部分《财富》中国500强企业的储能布局:

能源央企

中国能建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业务广泛涵盖了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储能、氢能、地热等新能源领域。在储能领域,中国能建以多元化策略,涵盖锂电池、压缩空气、液流电池、钠电池等技术。2023年1月8日,其投资建设的甘州区电化学储能生产项目已投产,年产能2GWh。

中车株洲所创建于1959年,是中国中车全资子公司,主要服务于交通领域。2022年,其储能系统集成出货量达3GWh,在GGII发布的储能系统出货量排名中,国内排名第二,全球排名第四,且在16家出货量超过1GWh的企业中,增速最快,达到了惊人的3000+%。

浙商中拓是浙江省交通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主营供应链集成服务。2022年3月,浙商中拓与协能科技合资成立了中拓协能,提供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储能产业相关加工、投资等服务。

上海电气于2023年7月13日发布业绩预告,上半年预计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预计达2.0亿元至2.7亿元。早在2011年,上海电气已瞄准储能业务,并选择全钒液流电池作为主攻方向,现已实现技术自主、产品规模化交付。

国电南瑞2022年实现收入42.38亿元,同比增长68.01%。主要来自于储能收入的大幅增长。在IGBT、海上风电、储能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储能变流器已形成系列化产品,储能业务合同额大幅增长。

金风科技是国内风电整机制造龙头,2022年储能系统交付量为1.035GWh,同比增长700%。金风科技正在积极研发储能专用电芯,以应对未来需求增长。

光伏企业 

天合光能的子公司,天合储能,在2022年国内出货量达到了超过1.5GWh,全球出货量接近2GWh,成功实施了一个800MWh的储能项目,市场地位在全球储能集成商中位列第六,国内排名第四。

阳光电源在储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2022年,其储能业务实现了101.26亿元的收入,全球发货量高达7.7GWh,成为全球第一和中国第三的储能系统集成商。此外,阳光电源的储能电池PACK和储能系统的年产能都已达到20GWh。

阿特斯的业绩在《2022年中国储能系统企业全球市场出货量TOP15》排行榜中排名第十一。过去三年,阿特斯的储能业务收入从0.53亿元飙升到34.2亿元,其占总营收比例也从0.23%提升到7.32%。2022年8月29日,阿特斯在江苏大丰经济开发区的储能系统项目动工,该项目的总投资达到了102亿元。

东方日升通过其子公司双一力储能进入了储能市场。在2022年,双一力储能的全球累计出货量超过GWh,同比增长率超过500%。在中国储能集成商的排名中,双一力在2022年的全球出货量和国内出货量分别排名第八和第十五。此外,东方日升计划在宁海县投资20亿元建设10GWh的高效新型储能系统。

晶科能源已经成功掌握了储能核心液冷技术,正在进行相关的产能规划。它的年产12GWh储能系统与储能电池建设项目已在2023年7月4日在浙江海宁开工。

正泰集团在储能业务方面,提升了其逆变器产能至10GW,可以提供一站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满足各类需求,包括户用、工商业、地面电站的光储需求,已经推出了3.4MWh高能量比储能方案。

协鑫集团的40GWh储能电芯项目在2023年6月与珠海签约,同时,其在四川省眉山市投产的36万吨磷酸铁锂储能材料项目已于7月1日正式投产。

特变电工主要经营输变电业务、新能源业务、能源业务及新材料业务,该公司已经推出了组串式储能变流器及一体机和液冷电池柜等产品,并为新能源电站系统集成提供解决方案。2023年一季度,特变电工的主营收入达到了262.87亿元,同比增长37.04%,净利润达到了47.24亿元,同比增长51.34%。

储能电池及系统集成 

比亚迪作为国内最大的锂电池企业与新能源整车制造厂,在2022年实现了显著的业绩提升。其储能电池全球出货量超过14GWh,同比增长211%,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11.5%,成为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的第二大企业。至2022年底,比亚迪储能系统产品累计出货量已超过6.5GWh。

宁德时代在全球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自2018年开始设立储能事业部后,宁德时代的储能业务从2018年的1.89亿元销售收入,增长至2022年的449.8亿元,成为了其营收的重要来源,占比13.69%。在2022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的出货量达到约53GWh。

亿纬锂能以主营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业务模式,在2022年的储能锂电池企业出货量排名中位列第四。公司已形成全形态锂电池谱系,截至2022年,公司锂离子电池产能约为10.4亿只,产能利用率达到88.46%。

赣锋锂业通过赣锋锂电实现超6GWh动力/储能电池出货,位列全球第八。并与三峡水利、东方鑫源共同投资建设年产24GWh动力电池和年产10GWh电池PACK装配生产线。

中天科技以光纤通信和电力传输、新能源、海洋产业为主营业务,并下设光伏、储能领域的子公司。中天储能2022年的储能系统集成出货量超过GWh,在全球和国内市场的出货量排名中,位列第九和第七位。此外,中天科技在7月4日公告称已获得储能业务订单,合计金额达12.07亿元。

欣旺达在2022年实现营收521.62亿元,主营业务涵盖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欣旺达与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中核等客户,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拓展新型业务模式,实现了单体百MWh级项目突破,其储能系统类业务实现收入4.55亿元,同比增长50.36%。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30724/78969.html

新闻介绍:

《财富》杂志最近发布了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排行榜,这500家公司中总营业收入高达65.8万亿元,净利润达到4.7万亿元。要登上这份榜单,公司的年营收门槛需要达到约237亿元。上榜的企业中有49家与储能行业相关。其中包括33家能源央企,如中国华能、中国华电、中国大唐、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中核集团、中国广核集团等主要发电集团。另外,还有8家光伏企业、5家储能电池企业,以及4家其它领域的企

责任编辑:jiayuting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