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手握两大储能上市公司,美的储能大棋“稳了”吗?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3-09-15 05:07:03

被家电巨头美的控股三个月后,首次作为美的能源落地储能业务的有力“抓手”正式公开亮相。

近日,在旗下的海丰储能电站调研时,美的储能业务负责人告诉华夏能源网,其投资的逻辑是,“契合美的战略布局方向,美的看好及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希望通过加快在美的能源产业的布局,助力第二引擎。”

海丰储能电站,掀开了美的储能布局的冰山一角。业界也十分关注,美的将在下一盘什么样的储能大棋?储能业务未来发展侧重点在什么方向?

“储能+火电”储能站,已实现良好收益

位于深圳市深汕合作区海丰县小漠镇大澳村西侧,南濒南海红海湾的地方坐落着一座小漠电厂。储能电站及“辅助调频”项目,就部署在该电厂中。

据海丰项目负责人张明星介绍,海丰项目总投资额8000余万元,由全资子公司深圳市陆润能源负责投资建设,2018年8月实现开工建设,并于2019年8月份并网运行。

该储能项目,是基于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而建设的电网级储能系统,联合小漠电厂火电机组,联合开展电网AGC调频业务,也即“储能+火电”模式。

科陆电子首席战略专家郭鸿介绍称,该项目投资额约1亿元;目前,这一储能电站已完成长达四年的全生命周期运行,截至2023年8月,海丰站全站等效循环次数9000余次,全站充电电量为近140GWh,全站放电电量近120GWh,累计完成总里程超千万MW。

关于业界关注的收益问题,海丰储能电站在运行第二年就产生了收益。郭鸿称,“目前合计营收了2个多亿,收益情况一直名列南网前列。2020年、2021年及总收益均位于南网首位。”

首席战略专家郭鸿解释道,一般储能的收益大概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调节性能一定要好,分的收益就会多;二是政策要好,政策好之后拨给你的钱就多(按照政策明确的比例,就能实现收益多)。其中,海丰项目则是靠自身盈利实现运营。

目前,除了海丰项目,还有山西同达电厂储能AGC项目、内蒙古上都电厂储能AGC辅助调频项目等多个项目。

美的储能野心:手握两家储能上市公司

美的在储能布局上,目前已经实现了左手、右手(SZ:300048)。

美的相关人士在接受华夏能源网采访时表示,两家企业的业务高度契合战略布局方向。美的拿投资换时间,快速切入了储能这个高景气赛道。

两笔投资的共同上,都是美的通过砸钱来收购股权,逐渐实现对两家储能上市公司的控股。

其中,成立于1996年;2007年成功A股上市;2022年战略入股,2023年6月,正式实控,何享健成为实际控制人,伏拥军为董事长。

则成立于2003年,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到2020年4月,美的成为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从区别上来看,主要注重的是大储业务,则更侧重户储业务。

从业务上来看,早在2009年开始战略布局储能产业;2018年科陆储能产品首次走出国门销售海外;2020年自营海丰储能AGC调频电站入选国家能源局八大示范项目;2022年,储能基地5Gwh投产,储能业务实现全球化覆盖。

2023年上半年,储能业务累计发货接近800MWh,其中完成了南美洲地区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发电侧光储项目(485MWh)的发货。

,则侧重户用储能业务经营模式。其户用储能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市场,下游客户主要包括安装商、分销商、品牌商等渠道商。与澳洲、德国、英国、奥地利、土耳其、西班牙等海外主要市场客户建立了联系与合作,客户类型包括安装商、分销商、品牌商等,构建本地化服务体系,有效触达海外不同区域市场。的海外布局,实际上与家电巨头的海外销售业态是相匹配。

美的方面表示,入主两家公司后,美的将不仅仅在资金、人才方面进行投入,“还会在灯塔工厂的精益生产、数字化以及整个科技创新的体系上进行整合和协同。”

在技术融合方面,美的成立了先进储能技术研究所和绿色能源研究所,均可以为科陆电子提供重大研发支持。同时,更好促进美的各主体间的技术共享,比如美的楼宇科技的热管理系统将助力科陆储能系统,使储能电池舱能量密度更高、更安全,构建产品及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储能业务能否转化实际业绩?

美的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上布局很早,不遗余力。

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此前透露,“2023年,美的将在稳固家电核心业务的同时,启动第二引擎,发力机器人与自动化、楼宇科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先进储能等广东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第二曲线驱动增长。”拿下储能业务,是今年美的在战略新兴产业布局上的一大实质性进展。

但目前来看,楼宇科技及自动化业务等战略新兴板块,在营收上对美的第二曲线的贡献还不明显。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美的实现营业总收入1978亿元,同比增长7.69%,实现归母净利润超182亿元,同比增长13.98%。其中,美的工业技术报告期收入为136亿元;楼宇科技报告期收入为148亿元。

工业及楼宇科技两大板块在整体营收的占比分别为6.8%和7.5%,占比仍然较低。其器人与自动化业务,报告期内收入为152亿元,占比7.7%。

那么,全新的收购标的与,自身的营收能力如何呢?

财报数据来看,储能业务收入在今年上半年同比有所提升。上半年财报显示,储能业务收入同比翻了3倍多。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亿,高端制造收入4.5亿,占比72.77%,新能源(包含储能业务)收入5884万,占比9.51%;到2023年上半年的收入结构中,高端制造收入3.6亿,占比50.21%;新能源收入2.6亿,占比36.40%。

而的储能业务收入是下降的。

上半年财报显示,储能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8.20%。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9亿,智能电网10.51亿,占比75.61%,储能业务收入1.66亿,占比11.96%。到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6亿,其中,智能电网13.3亿,占比85.49%,储能业务收入1.36亿,占比8.71%。

以前述华夏能源网调研的海丰项目为例,该电站在2021年的收益比2020年少了将近一半。原因主要首先是火电机组本身也具有调频功能,而且火储联调项目在广东已经有将近30个,市场渐趋饱和。另一个原因是,2021年度,广东等地对调频政策进行调整,参与AGC调频辅助服务的新型储能电站获得收益也在下滑。

基于目前经营数据,两家承载了储能转型“厚望”的企业,未来能否在营收上对美的带来实质性的提升,尚不清楚。

大环境来看,储能市场非常火热,资本纷纷涌入,但竞争也也十分激烈,逼近红海。2023年上半年以来,储能产业延续高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今年1-6月,我国新投运新型储能装机暴涨,实现了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

对美的来说,要想从中分一杯羹,也并非易事。对于美的储能业务未来如何发展,郭鸿表示,“国家要在2025年要建立统一电力市场,在2030年统一电力市场要基本建成,这是一个储能盈利模式十分的清晰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里,科陆电子在储能上要做的工作就是使储能系统集成能力进一步的提高,解决安全问题,解决储能底层的技术问题,最终使它能够参与现货交易或辅助服务,能够赚更多的钱,这就是核心竞争力。”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30915/80342.html

新闻介绍:

被家电巨头美的控股三个月后,首次作为美的能源落地储能业务的有力“抓手”正式公开亮相。 近日,在旗下的海丰储能电站调研时,美的储能业务负责人告诉华夏能源网,其投资的逻辑是,“契合美的战略布局方向,美的看好及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希望通过加快在美的能源产业的布局,助力第二引擎。”

责任编辑:caoyang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