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储能的未来会是钠电吗?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3-09-29 02:37:53

万亿储能赛道越来越拥挤,各路资本和企业携技术和资金纷纷涌入,都想在市场爆发前卡位占坑。   前不久,毕马威发布的一份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仅2022年国内成立了3.8万家储能相关企业,是2021年的5.8倍。注册储能系统集成商就有上万家。   当然,真正有产品的储能生产商大概在120来家左右。   报告同时指出,市场规模扩大,原材料碳酸锂价格的回落,各地能源配储政策加大补贴,企业降本增效和技术创新,这些因素促进整个储能价格下跌,有利于整个新能源系统成本下降。但整个储能行业商业模式还未完全确立,很多已建储能电站还很难盈利,价格下跌并不利于整体行业的技术创新和长远发展。   储能产业如何避免像光伏、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一样,重复一遍价格恶战,市场洗牌,多数企业倒闭,少数企业重新组局出发的老戏?储能行业如何既可获得市场,又能获取利润,还能长远可持续发展?   图片

储能的市场爆发

随着新能源装机的扩大,有目共睹,储能市场也迎来了爆发期。   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超过1733万千瓦/3580万千瓦时,其中1-6月新投运的整体规模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8.63GW/17.72GWh),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半年实现装机规模翻番,新型储能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业界预计,2023年储能市场招标将超过60GWh,装机预计超过30GWh。    

储能的下一站:钠离子电池

新能源下一代方向的目光,都聚焦于钠离子电池。   据高工锂电测算,2025年钠电池出货量将超过50GWh,到2030年将超过1000GWh,82.6%的年复合增长率相当惊人。   推动钠离子电池的崛起,有两个逻辑,成本和市场。   随着新能源汽车对电池需求的大幅上升,带来锂电暴涨的神话,加上锂资源储量低且分布不均多种因素影响。不管是庞大的市场需求还是锂电国际供应链安全考虑,稀缺的锂元素显然无法满足。从数据上,锂电不仅在动力电池占比上做到了70%,而且相对成本昂贵,而锂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为0.0065%。而钠元素资源储量是锂元素的440倍,且分布广泛、提炼简单,作为锂电池的替代品,能以锂离子电池30%-40%的成本优势达到锂电池70%的性能。   《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 年)》在书中预测到 2030 年钠离子电池的实际出货量将达到347.0GWh,届时最大的应用领域将是储能。行业预计,丰富的大储项目储备量有望保障2023年后大储装机,全球储能池及系统出货量也同步爆发式增长,最有潜力的钠电的发展充满蓬勃的预期。 免责申明: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内容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具体发邮件至:aee@aee-auto.com

全球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装机规模逐年上涨,锂离子电池储能市场需求巨大,随着全球储能电池装机量及增长,中国储能电池行业也随着下游储能需求量的不断扩大,储能电池行业市场规划随之上涨,市场需求不断增高,预计2026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新闻介绍:

万亿储能赛道越来越拥挤,各路资本和企业携技术和资金纷纷涌入,都想在市场爆发前卡位占坑。前不久,毕马威发布的一份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仅2022年国内成立了3.8万家储能相关企业,是2021年的5.8倍。注册储能系统集成商就有上万家。

责任编辑:hanxing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