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液流储能科技有公司首席科学家,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系,毕业后在材料系攻读硕士,后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王瑾扎根于材料科研,主研全钒电堆、电解液等项目,在大型静态储能领域有着很高的造诣,曾经参与多个液态储能项目的研发工作,获15余项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多项国际PTC专利,主导设计了国内首座“盐酸基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于2023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王瑾在美国博士毕业后,凭借出色能力加入加州硅谷一家研究大型储能电池的公司,一路从研发人员升职到研发部核心领导。在硅谷工作的数年为她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后来回国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2017年底,王瑾回国,成立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创业生涯。
液流储能科技同时掌握全钒/铁铬两大液流电池关键技术,拥有数十项核心发明专利。公司拥有十余年新能源行业经验,深耕新型储能行业,致力于引领行业打通产业链和搭建生态圈,已在山东、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多地,构建起集电堆、电解液和系统集成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并与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山东海化、亚星化学等央企和上市公司建立牢固的战略合作关系。
作为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科学家,2022年7月,王瑾成功主持建设了国内首座盐酸基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电站。这是当时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兆瓦级别采用盐酸基全钒电解液的储能系统。虽然前期在千瓦级小型系统上的析氯方案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大系统电站建设时仍然面临一定的正极析氯风险。
为了将系统电站建设面临的正极析氯风险降至最低,王瑾带领技术团队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对整体流道系统和管路控制进行了多次建模计算和测试,最终在系统并网测试中成功地一次性通过验收。目前该项目在系统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方面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钒电池的电解液主要由钒电解质和酸支撑电解质组成,目前硫酸为最常见的支撑电解质,国内大多数钒电池技术公司目前采用的也都是硫酸基质,相较传统的硫酸,由液流储能科技采用盐酸作为电解液基质建设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能量密度提升了20%,工作温度上限提高至65℃。
宽温液流储能系统提高了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保障电网高水准安全运维、支撑电站长期高效的发挥价值,对推进新型大规模储能在电力调峰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演讲,王瑾将围绕宽温运行液流电池的产业化应用及研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