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11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联合100余家机构共同支持的碳中和能源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技术及工程应用大会在深圳召开。此次大会主题是“绿色、经济、安全、发展”。
来自行业主管机构、国内外驻华机构、科研单位、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系统集成商、金融机构等不同领域的600余家产业链企业,1317位嘉宾参加了本届大会。
10日下午,内蒙古电力集团经济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晨旭受邀在“共享储能专场”分享了主题报告,主题为《电网侧储能和工商业储能的发展趋势分析》。
赵晨旭:大家下午好!我来自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受大会委托主持这场会议,下面大家可以从各自的观点和不同研究方向共同探讨一下共享储能的发展。
下面,我首先抛砖引玉,带来我的一个课题。
我的课题是“电网侧储能和工商业储能的发展趋势分析”。目前电网侧储能和工商业储能遇到哪些问题,发展前景和趋势有哪些,与大家共同探讨,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上午专家们也在探讨中国的风、光、储能这么多,我们如何利用好是关键问题。因为我是电网人,我先从电力的角度看看,未来到2030年中国电力装机将有36亿千瓦,到2060年装机是90亿千瓦,从风、光资源匹配上,到2030年风光之和是18亿千瓦,就要占到50%,到2060年就能占到75%的比例。未来风、光的不确定性,将必然导致储能的大发展。
数据反应问题,也从数据中看到本质。从下图可以看出中国的新型储能占比逐年提升,其中独立储能和新能源配储已经占到了90%,剩下10%是所谓的用户侧储能,也就是工商业储能。
2023年9月5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工业稳增长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随着全球加强绿色低碳转型,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2022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7.3Gw,同比增长200%,20余个百兆瓦级项目实现并网运行,是2021年的5倍。其中锂电池储能占总新增装机的97%,储能型锂电池产量突破100GWh。2023年全国锂电池产量超过400GWh,同比增长超过43%,其中储能型锂电池超过75GWh。
什么是电网侧储能?主要是指电力系统中能接受电力调度机构统一调度、响应电网灵活性需求、能发挥全局性、系统性作用的储能资源。同时服务电力系统运行,以协助电力调度机构向电网提供电力辅助服务、其作用为电网调峰、调频,延缓电网阻塞或替代输变电设施升级改造等。
电网侧的储能这几年发展比较迅速,但由于各地政策不同,它目前主要的盈利模式分几块:共享租赁、辅助服务、现货套利和容量电价补偿。目前中国地区做得比较好的,以山东为例,首批投运的6座独立储能电站(总容量512MW)参与电力现货交易以来,约10个月的时间内,共计参与现货市场交易电量已超2亿千瓦时。在独立储能模式下,储能电站盈利性较好,举例来说,某储能电站100MW/200MWh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年净收益为154万元。
什么是工商业储能?简而言之,它主要目的是通过电网峰谷差价来实现投资回报,一是是满足工商业自身内部的电力需求,实现光伏发电最大化自发自用;二是通过峰谷价差套利。工商业储能系统主要包括:模块化设计,容量灵活配置,主要包括:PCS、BMS、EMS、配电变压器、连接线缆、防雷接地及通信监控、报警系统等。
今年下半年我一直在杭州,特别关注浙江的工商业储能。目前中国工商业储能最热的两个地方:一个在广东,另一个在浙江,它的效益特别好,下面讲一下工商业储能是如何收益的,而且如何取得这么好的收益?
工商业储能目前各种收益模式都有,但峰谷套利是最大的收益。
这张表是8月份最新数据,据相关数据统计,2023年8月全国共计最大峰谷价差超过0.7元/kWh,24个省份,超过1元/kWh有10个省市地区。
目前大家比较热衷关注的是如何收益、充放时间长短,什么有回报。左边这张表有四种储能收益模式:
第一种是业主直接投,业主有工厂,自己投资,运营管理储能电站,当然回报也最大,时间也最短,大约4--4.2年的回本。
第二种是合同管理,业主自己不投,请第三方业(能源服务方)来投,业主和第三方按照1:9分成,业主不出钱,收10%利,投资者收90%的利,这是目前的主流模式,大约7-8年回本。
第三种是融资租赁+合同管理模式。从外面借钱投,自己管理。也有很好的收益。
第四种是纯租赁,我没有钱,把项目拿到手租出去产生利,回本6年左右。
这是奇点储能的储能管理系统图,他们已经在布局储能电站,实时数据已经传出来了。这两台是浙江杭州工厂正在运行的工商业储电柜,一台是233度电,两台是466多度电。每天都有收益,就像过去的余额宝一样,一开手机APP就可以看到今天的收益。现在投资一台233度电储能柜,容量100千瓦,每天的收益约230-250块钱,这样大家都有一个直观的概念了。
这种储能柜已经实现了完全智能化了,远程包括它的所有利用率、在现率、剩余电量、策略、布局,都可以跑通了,而且我们做了一个手动模式、自动模式调试时序,完全可以由系统来控制它,包括EMS、BMS统一协调。这是我们充放策略,工商业目前两充两放,很好的收益。当然,有些省也是一充一放。未来根据需求可能要达到三充三放,收益会越来越好,包括上下游产业会联动起来。
电网侧储能遇到哪些风险?
一是电网侧的储能技术还不够成熟,存在一些技术难题。例如,传统的储能技术如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存在电池容量不大、储能效率较低、使用寿命有限等问题。重力储能、压缩空气等先进技术需加速推进,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二是电网侧储能需要具备较大的储能规模,以应对电网的高峰负荷和低谷负荷之间的差异。然而,目前大规模的储能系统的建设成本较高,建设周期长,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在江苏如东的重力储能今年如果能投产并网后,未来和长时储能有两种,一种是抽水蓄能。
三是储能容量与电网需求之间的匹配是一个关键问题。在电力需求波动较大的区域,储能容量可能无法满足高峰期的需求。因此,需要针对具体地区的电力需求和特点进行准确评估和规划。
四是储能系统的运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到储能与电网之间的平衡问题,以确保储能系统与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还需要制定合理的储能调度策略,以最大化储能系统的利用效率。
工商业储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风险
2023年上半年出货3GWh,今年年底要8GWh。这个量呈井喷式增长,突然冒出来企业,传统的、跨界的都在搞工商业储能,因为增量在那里。
工商业储能不限场景,安装简单,运维点多。这里面几个观点供大家参考:1.收益回报是按照充放次数和峰谷变化来决定的。有两充两放,也有三充三放,且现货交易也不确定,有的开了有的没有开;
2.储能检修方面。储能电站运维主体较为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散在每一个点上的运维比较麻烦,会出现很多安全的问题,且工商业储能运维的技术要求比较高,涉及到通信、电力控制、保护等方方面面的技术,虽然体量比较小,但运维难度比较大;
3.安全消防存在一定风险,较大的储能最多烧掉一个设备,但工商业储能可能就涉及到人身安全问题,一旦出现这种问题,可能会被叫停,而且投资会完全失败,品牌和口碑会大大折扣。消防验收和并网也有不确定因素,6月份储能电站在浙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浙江电网和各方反应速度特别快,目前500千瓦以下所有工商业储能并网可以免门槛,直接自己投。过去叫抽查备案,现在只需要备案就直接干,所以这对投资未来储能提供了极大的信心。
未来电网侧储能的发展趋势
1.未来电网侧储能的发展大趋势是三北地区,因为成本原因,东部土地原因和环境难以大规模开发电网侧储能。从区域分布来看,目前在中国的三北地区光伏、风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运营模式基本成熟。基于三北地区的风光资源,未来电网侧储能的发展将进入快车道,产业规模也将形成一定的集群效应。三北地区地方产业和用电结构也有相应需求,对于传统制造业,如钢铁、化工等高能耗产业,光伏发电和储能设施不足以支撑生产过程所需的电力。
2.储能发展的底层逻辑,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电网运行,只关注安全性、经济性。没有安全,经济免谈,没有经济性,谁来投。
3.独立储能、长时储能未来是电网侧储能的必然选择。在中国不同地区独立储能装机进展各异。从装机进展来看,2022 年宁夏、山东、湖南、湖北独立储能电站投运规模最大;从项目部署来看,2022 年山东、山西、甘肃、宁夏、湖南投运或启动的独立储能项目规模超过 3GWh,居国内前列。独立储能装机进展受各省新能源装机量和配套收益政策影响,例如独立储能收益模式最为完善的山东省,其启动项目规模也居全国首位。此外,广东、内蒙古、河南具有可观的项目储备量,独立储能发展潜力充足。在独立储能模式下,储能电站盈利性较好,拿山东举例来说,某储能电站100MW/200MWh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年净收益为154万元。 8月21日,山东省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山东省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我省配建储能转为独立储能试点工作的通知》
再探讨一下工商业储能发展的趋势,这是来自权威的数据。工商业储能是2025年甚至到2030年达到189GWh,而且速度不断迭代。
目前政策下,有四方面的利好,也是众多投资者所关注的。
1.政策好。政策端不断更新出台。政府将进一步推进工商业储能的建设,包括提供补贴政策、调整输配电价政策,以及推广隔墙售电等政策措施。
2.收益高,储能峰谷价差拉大、分时电价完善,预计峰谷电价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分时电价机制也将得到完善,这可能为工商业储能提供更大的经济收益。
3.成本低。锂碳酸锂价格下降、制造业降低成本、系统运维形成系统协同,成本大幅下降。
4.需求强。在限电政策频发背景下,工商业储能作为应急电源,保证供电稳定。尖峰缺电形势下,工商业储能有望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满足紧急需求。随着经济不断转好,大家更加需要工商业储能做为补充,没有别的选择。
工业商储能未来可期
1.相关标准亟待制定。工商业储能项目快速推进,但一些相关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安装标准、消防标都没有制定,会为下一步建设、运维带来一定隐患,需要组织电网公司、建管和消防部门尽快制定通用标准,同步规划项目落地,做到工商业储能项目的有序发展。
2.金融包或金融产品可加速产业发展。从投资的属性来看,未来的变数还很多,投资模式也很多,目前10-15%的收益完全可以打造成一款金融包或金融产品,以金融理财的方式吸引更多的钱,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以投资运营的模式来参与其中,获得更好的回报。
3. 规模化、共享化是工商业储能最终收益模式。终极收益就是以规模化的形态统一纳入虚拟电厂协调管理,最终通过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给工商业储能带来更丰富的收益模式、更低的电价成本,适合长期投资和稳定的回报。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想法和观点,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