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以新能源及储能助推钢铁行业能源转型变革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3-10-30 05:43:21

“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历史性超过煤电,未来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仍会加速增加。钢铁行业作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主体,应当顺势而为推动能源转型。协同用好传统化石能源和新能源,即从节能向用能转型,则需要各方群策群力、深入研究。”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在日前举办的2023钢铁行业新能源+储能大会上表示。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步伐加快,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近年来持续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5640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7.8%。其中,并网风电装机容量36544万千瓦,增长11.2%;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39261万千瓦,增长28.1%。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2959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5%。能源消费结构日益向清洁化、低碳化、绿色化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丁志军强调,发展新能源+储能,是促进钢铁行业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有利于钢铁等传统产业突破资源环境约束,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要把发展新能源、储能产业作为我国工业领域高比例应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快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推广,大力促进新能源、储能的规模化应用。下一步,应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培育壮大新能源、储能产业;二是逐步拓展新能源、储能的应用范围和场景;三是进一步加强政策规划协同。

  基于光伏发电应用灵活性的特点,我国光伏发电应用模式越来越多样化,而随着新型储能技术发展,使得钢铁企业大规模引入新能源成为可能,优化了钢铁企业的能源结构,并可获得额外的调峰服务增值收益。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总设计师熊超认为,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有间断不稳定的先天不足,较难实现连续稳定供能的要求,而钢铁企业有丰富的二次能源,可与新能源形成良性互补。引入新能源发电对钢铁企业原有电力利用、余热余能发电均形成影响,引起电网关口电量的大幅波动。同时,新能源发电的大容量接入,企业自发电比例提高,午间将富余电量以低价上网,晚高峰以峰价从电网购电,效益受到影响。在储能系统建成后,需要对其电力调度进行规划,最大化发挥其储能调峰作用、节约企业购电成本。钢铁二次能源可调节性强的优势,以储热、电化学储能、空分储能、煤气柜等储能系统为重要桥梁,与可再生能源构建多能互补与储能相结合的能源体系。

  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邢至珏表示,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的互动匹配和动态寻优调节,可实现可再生能源100%本地消纳。同时,结合储能系统的调节特性和工艺侧可调节负荷特征,保障光伏最大化消纳,为电网提供峰值负荷20%左右的需求侧响应能力,为园区内部配电网创造51%的负荷自调节能力。

  针对如何以新能源及储能助推钢铁行业能源转型变革,范铁军提出三点建议:其一,从行业自身角度,拓展储能应用范围和场景,建设绿色微电网,以储能系统为支撑逐步加强新能源的应用和消纳,构建以“绿电+绿氢”为核心的能源系统,加上氢冶金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从源头上解决碳排放问题。其二,从产业协调角度,积极与新型储能产业深度融合,共同打造优势互补的“钢铁-钒产业-储能产业”产业生态圈。其三,打破以往能源、电力、钢铁、建材等各行业之间泾渭分明的格局,充分发挥储能在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中的纽带作用,实现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协调发展。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忠军表示,新型能源和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应对极端事件、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钢铁行业能源转型正在持续推进,面临着新能源应用带来的用能安全性、协调性和经济性问题。因此要加快能源与钢铁行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更多新能源+储能领域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携手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高地,助推钢铁行业能源生产消费模式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新闻介绍:

“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历史性超过煤电,未来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仍会加速增加。钢铁行业作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主体,应当顺势而为推动能源转型。协同用好传统化石能源和新能源,即从节能向用能转型,则需要各方群策群力、深入研究。”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在日前举办的2023钢铁行业新能源+储能大会上表示。

责任编辑:caoyang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