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新玩家入局,万亿储能赛道谁能胜出?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3-11-06 05:42:24

“双碳”战略下,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当前我国能源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多重新能源产业路径已经逐渐清晰,整个新能源产业进入到了一个良性循环之中。

经济学家任泽平在近期关于中国新能源十大趋势的解读中指出,光伏、风电产业已经从爆发式增长转为稳健增长。产业对风光资源的利用逐步完善,绿电+储能,才能进一步打开发展空间。

在新能源汽车之后,储能成为正在崛起中的新万亿赛道。快速放量的市场,吸引越来越多的重量级玩家进入,同样也激发了储能市场的新一轮角逐。储能系统、储能电池、储能PCS(逆变器)、储能EPC以及解决方案等各个细分市场企业涌现,展现头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图片

独角兽跨界储能

实际上,储能并非完全孤立的产业,其产业链上下游的电池制造、管理系统、运营等多个领域,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有着极大的相关性。

譬如储能电池。伴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身为动力电池制造商的宁德时代迅速抢占全球制高点,成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

在储能领域,宁德时代同样以高出货量领跑储能电池。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宁德时代实现储能电池系统业务收入449.8亿元,同比增长230.15%,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90%。目前储能业务是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

早在2011 年,宁德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储能的布局。2011 年,宁德时代参与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张北储能项目;2018年,公司正式设立储能事业部并将其 列为重点发展业务。

2022年,宁德时代出资1.2 亿元成立宁德时代储能发展有限公司,并与阳光电源、协鑫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携手开拓全球光储一体化市场。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提出公司的三大战略发展方向:一是用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替代固定式化石能源,二是用动力电池替代移动式化石能源,三是通过电动化和智能化实现市场应用的集成创新。这意味着,宁德时代已经将将储能与动力放在同一重要层级,推动储能业务与动力电池业务共同发展。

与宁德时代类似,能源物联网企业能链,也在其充电服务业务版块——能链智电布局储能运营解决方案,在储能领域施展拳脚。

11月1日,最新消息显示,能链智电旗下智慧储能运营交易服务商能仓科技推出全新、自研的一体化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包括AIpack工商业液冷储能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及储能云平台,为工商业用户侧合作伙伴提供极致安全、高度集成、高效稳定、智慧管理的储能产品和服务。

能链智电能够推出独立的储能管理方案,来源于其在充电服务领域的优势地位。

能链智电,是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更是国内领先的能源服务运营商,据其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9月30日,公司累计覆盖充电枪76.7万把,连接充电站7.3万座,分别占中国公用充电枪和中国公用充电站41.6%和50%,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76%和65%。

超7万座充电站的链接资源,成为能仓科技储能运营方案的重要倚仗。

事实上,储能运营更考验数据能力和场景资源,能链智电的充电服务平台有着极强的数据资源,掌握全国各个充电站的负荷曲线,了解日内每个时段、周月长周期的充电功率特征,能够依托大数据和储充一体化运营能力,对充电站能源管理需求进行评估,筛选出适合配储、投资收益率较高的场站。配合广泛链接的充电场站资源,快速将其储能解决方案落地。

可以说,背靠成熟的充电服务运营能力和场景资源,能仓科技便掌握了进军储能市场的主动权。

据悉,能仓科技在佛山顺德蔚来充换电站项目目前已落地;今年9月,能仓科技已经收获了超2亿元储能订单,与多家企业签约合作380余座充电场站,合计供应300台液冷一体柜,280台风冷一体柜,部储规模超130MWh;与此同时,还参与建设安吉鞍山重卡光充储换一体站全球样板工程。

风口上的新入局者

相比于原本具备一定产业积累的公司,如果要从当前储能赛道挑选出“新星”的话,海辰储能就是一家。

成立仅4年时间,这位新入局者,共计拿到五轮融资,迅速跻身储能电池领域头部企业。截止目前,该公司身后资方数量多达数十家,成分也多元,既有厦门创投、深投控等地方国资的身影,也有上市公司迈为股份、盛新锂能以及产业投资朝希资本、峰和资本等,还齐聚了同创伟业、招银国际等老牌人民币机构。

自成立以来,海辰储能就专攻储能赛道,主要从事锂电池核心材料、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据EnergyTrend储能数据显示,2022年,海辰储能电池出货量为5GWh,甚至不在前十名之列,被笼统列入“其他”。2023年,其出货量预计将首次突破25GWh。

与海辰储能的类似,位于湖北武汉的楚能新能源也是储能电池领域的“新势力”。成立于2021年,楚能新能源规划电池产能超400GWh,分别为湖北宜昌、江夏、孝感三大基地。其中孝感一期30GWh投产,并已发布十余款储能产品、并实现产品批量运用。

2022年5月28日,楚能新能源发布了“楚能一号”280Ah电芯,同年12月发布了储能行业首创的“浸默”电池系统。2023年4月28日,搭载“浸默”电池系统的40MWh液冷储能系统应用到了金昌市100MW光伏电站项目。

写在最后

近年来,在新能源领域,风、光、储的优势显现,尤其是储能,正在深刻改变着全球能源行业的格局。

如今,中国已经毋庸置疑的成为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之一,也是储能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技术、产品、产能等方面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可以说,过去几年,以纯电驱动的新能源汽车,拉动着新能源行业高歌猛进,而最近两年,储能独立风头,成为重塑新能源产业链的关键。

数据显示,继2021年全球累计装机规模突破200GW后,2022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3年全球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将达248GW。

企查查数据称,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现存储能企业已经超过10万家,其中,仅2023年,全国新注册的储能相关企业即高达5.02万家,约占总数的50%。

然而,任何高速发展的新生行业都有鲜明的通病:发展快,但鱼龙混杂。“野蛮生长”之后,市场被迫“洗牌”,这时候,真正可行的解决方案和专业团队开始走到“舞台中央”,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的行业带动作用也更加明显。

“储能电池的材料、工艺和规模,管理系统的体系、运营,运营方案的场景、服务能力,只有在各个细分领域掌握核心竞争力,方能在这个万亿赛道中胜出。”一位行业人士分析称。

新闻介绍:

“双碳”战略下,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当前我国能源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多重新能源产业路径已经逐

责任编辑:liuyazhen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