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索新能人才网
当前的位置:首页 > 储能头条

鏖战2024!工商业储能红海制胜的三大秘诀是什么?

2024-03-20 15:58:08
来源:索比储能网

2024年新年开局后,广东、浙江、重庆、河北、北京多地迎来储能新政策,纷纷加码储能。随着工商业储能收益机制的愈加丰富,在政策端,包括广东、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等多个省份在内的地区政府均针对工商业储能推出了相关的补贴政策。

受补贴政策的刺激和资本持续进场的影响,储能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在新的趋势下,2024年工商业储能还能否延续去年的火爆发展势头?市场容量到底有多大?工商储红海致胜的秘诀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亟需解决?下面将对此进行一一解答。

今年广东工商业储能将迎来高峰

今年全国两会,新型储能首次被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及,反映出在当前发展阶段,新型储能系统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同时,广东、浙江等地也将“新型储能”写进了地方政府报告中。

以广东省为例,其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3年广东省组建全国唯一的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新型储能在建项目100个、总投资2290亿元,成为全国储能电池产业配套最全的地区。

在政策端,广东省在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之后,近日,广东又出台了《广东省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积极拓展新型储能多元化应用场景,推进“新能源+储能”建设,规划引导独立储能合理布局,鼓励用户侧储能发展。

在广东各地产业支持政策与补贴政策鼓舞下,目前,广东已形成全国最大的储能调频市场。据索比储能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1月,广东省储能投资备案项目高达144个,总投资金额达122.8444995亿元。其中,工商储项目有116个,数占比近九成。

2月,广东省共发布储能相关投资备案项目60个,总规模近1.28GW/2.57GWh,总投资58.3亿元。其中,在可追踪到明确信息的57个项目中,有52个是工商业储能,数占比同样超过90%。可以说,在用户侧工商业储能这个赛道上,广东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对于广东以及在广东地区发展的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

工商业储能市场容量有多大?

索比储能网查阅公开资料发现,在工商业储能市场容量方面,若按照平均每家规上企业可装5台储能柜计算,20%市场渗透率下,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四地工商业储能总容量可达20GW。

在政策市场容量方面,发改委于2023年发布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提及峰谷差率超过40%的省份达到5%或以上。截止2023年10月,工商业储能市场渗透率分别为浙江约6%,江苏约2.5%,广东约3%。按目前市场渗透速率推进,3-5年内可以触达20%渗透率。

目前,主流的工商业储能电站项目开发模式包括业主自投、合同能源管理(EMC)与融资租赁方式,其中EMC方式是当前工商业储能电站的主要开发方式。主要为业主引入投资方合作,通过EMC合同将能源进行外包,并与投资方进行利润分享从而实现降低投资成本同时节省能耗的目的。

另据深圳南山热电张宗毅统计,仅在广东省深圳市,用电量500万度电以上的工业企业就高达684家。2023年,深圳虚拟电厂实现了30次需求响应,单次价格3.5元/Kwh,而且深圳的虚拟电厂精准响应可以具体到某个街道或者台区。去年年底,年用电量500万Kwh及以上的工商业用户原则上都要直接参与市场交易,说明电价波动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昂贵。预计今年深圳虚拟电厂的需求响应将会达到上百次,而这部分的利润可以和业主直接分成。

而对于工商业储能投资的难点,有业内专家指出,从投资端来看,最大的挑战就是电价差波动性。因为工商业储能资产的定价逻辑就是服从于大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型趋势,以及由此作为转型支撑的电力市场化交易趋势,在这两个大的趋势下,分布式能源资产的收益率波动将是常态,不再是收益率绝对固定的资产。

工商储的三大致胜秘诀:差异化、智能化和运营服务

相较于电动汽车和光伏产业,储能行业的发展更为快速,可谓刚出道就进入了红海市场。然而,工商业储能并非单一细分市场,而是涵盖众多细分领域,应用场景复杂多元,不同国家、不同电力市场、不同行业的产品形态、特定需求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差异化竞争是工商业储能企业赖以生存的第一步。

对此,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储能研发部负责人楚攀表示:“工商业储能市场未来很可能会演化为服务导向的市场,单纯卖产品或者解决方案都很难立足,一定要配套差异化的服务。”

所以,在这种差异化竞争中,储能企业必须寻找并挖掘细分需求、细分市场和细分产业的具体环节,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并通过差异化竞争建立起自己的核心优势,在这片竞争激烈的红海中寻得生存发展的一席之地。

此外,从运营角度来看,工商业储能运营的痛点是要控费,把成本、预期值做的有效的比对,从实际运行的层面来说,安装储能系统后,若不对需量进行主动跟踪和储能充电算法控制,用户月度最大需量值增加,则用户缴纳的基本电费将增加。

一个正常运营的工商业储能系统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用户微电网系统紧密耦合,还要与分布式光伏、用电负荷等各类电力元件相融合,并根据内部负荷曲线和外部价格曲线实现最优化套利。而这恰恰是传统产品制造型储能企业所缺乏的。未来,这种差异化还将更多地表现为软件与数字化、智能化层面的差异化,如同无人驾驶、智能汽车对传统汽车领域的重塑。从这个角度看,工商业储能设备的智能化也是必然趋势。

最后,由于工商业储能是典型的跨周期产品,既要跨越电芯的生命周期,不少储能EMC合同期在8-10年甚至更久,又可能跨越经济短周期和电力市场周期。因为初期投资收益模型难以覆盖合同全周期风险,客观上需要更优质的运营能力来保障长期收益,所以,后续运营服务能力将成为储能企业能否在这片红海中胜出的关键所在。

工商储还有哪些问题亟需解决?盈利模式能否突破?

目前,工商业储能的盈利模式,主要以峰谷套利为基础,还包括动态扩容、需量控制、需求侧响应、消纳新能源、应急备电等等,但业内人士认为,如今仅靠峰谷价差情况较好的几个省和到2025年的几个吉瓦的量并不足以支撑入行的几万家企业去发展储能。随着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走向完善,真正的现货交易将会完全改变储能的发展逻辑。

要想在盈利模式方面再有突破,就需要依靠未来的市场化交易,也就是不只有用电分时电价,上网电价也分时,这意味着未来一旦电力市场化以后,将不再有尖峰平谷这些概念,而是完全通过价格来反映,通过操作能量管理系统来套利。那么储能和光伏等设备该如何配套使用就成了新的问题。比如针对具体企业的负荷预测,像国内也有国能日新等在做源网侧电功率预测的企业。

此外,相比大储,工商业储能的项目设计和施工相对复杂,因此工商业储能仍面临诸多实操层面的挑战,包括可用电量低、循环效率低;故障率高,质量差;运维成本高,散热不合理;人员财产密集,系统要求高;现场安装调试耗时长,后期运维成本高,检修靠人工和售后纠纷等多种问题。

其中,一些安全问题可以靠技术来解决,比如储能电站在运行过程中的电芯发热或失效,可能会出现电池管理系统和储能变流器两边都不管而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这就需要储能系统中的电池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和能量管理系统做到深度融合,来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性以及安全性。

同时,储能行业的安全标准、消防标准都未成熟,特别是500千瓦时以下的工商业储能领域并没有相应标准去规范。目前浙江、江苏等地的地方标准还不够具化,消防形式、检测层级等细节都有待完善,业内人士也在呼吁国家尽快推出针对这一块的标准来规范行业发展。

发布人:liuyazhen
索比储能网版权说明:
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索比储能网或索比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索比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商务合作&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581681064 、邮箱:qiuxiran@solarbe.com
索比储能网

关注索比储能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行业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