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索储能网获悉,近日有报道称台湾省电力供应出现明显短缺,备转容量跌至5%以下,已是限电风险的橘灯,而且非常接近偏红灯。某位不具名的前线电力工作人员透露,其实台电网站的数据,会经过修饰,所以数值上出现5%,但实际状况往往更糟。
自2016年宣布以“减煤、增气、展绿、非核”为能源转型方向以来,台湾省便开始力争在2025年建成“燃气50%、燃煤27%、再生能源20%、核电1%、其他2%”的发电结构。然而有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的全台发电量中,天然气占比40.8%、燃煤36.4%、核电12.7%,可再生能源仅为5.8%。
此次面对电力危机的台湾省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承担储能重任的明潭抽蓄电厂的4、5、6号机,恰巧出现故障,使得其他电厂的负担更为沉重。高雄的兴达电厂、南部电厂,民营电厂齐上阵,机组功率均超过100%以上。储水量只剩24%的石门水库,为了支持电力供应,也是“水力全开”,发电功率达到了96%。
自2017年“8·15”、2021年“5·13”、“5·17”、2022年“3.3”以及2023年“3.3”以来,频繁发生的电力危机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暴露出了台湾省在能源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严重短板。
为了解决当前困境,台湾省开始着手布局储能产品,用以平滑辅助各类电力波动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据悉,现阶段台湾省地区的能源政策目标是在2025年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20%,届时再生能源发电量要达到27G,依照电厂需要设置10%备载容量的标准,当再生能源达到27G,储能系统应该也要配套建置达2.7G。
可截至到2023年全台地区仅建置150MW的电池储能系统,虽然成功阻挡了600 MW等级的跳电事故,有效确保了居民们的日常用电安全,但是面对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过后的电力供应情况仍然应对不足。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台湾省的储能发展仍局限于为电网提供调频的基础服务阶段,缺乏长期收益的多元模式与整体市场。所以推进速度仍然属于迟缓状态,然而面对可再生能源不稳定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叠加状况,现阶段内台湾省电力系统故障的长时阵痛依然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