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在“2025榆林—珠三角地区经济合作交流座谈会”深圳主会场,中钠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钠储能”)控股子公司-定边中钠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中钠新能源”)与榆林市政府、产业链合作伙伴正式签署协议,启动总投资9.7亿元的“500MW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制造项目”。
该项目是中钠储能在西北地区首个自主技术产业化落地的标杆工程,也是公司践行“技术+制造”双轮驱动战略、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举措。作为陕北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重要一环,标志着榆林市在新型储能技术产业化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2025榆林—珠三角地区经济合作交流座谈会现场
中钠储能董事/总经理林颖女士(左一)出席签约仪式
一、项目定位:技术转化与产业链协同的西北支点
作为中钠储能技术标准与核心工艺的产业化承接方,定边中钠新能源有限公司依托母公司自主研发的全钒液流电池技术、电堆集成工艺及智能控制系统,规划建设年产500MWh全钒液流电池生产线及配套年产5000吨PPH储罐产线。项目采用“核心工序自建+配套环节协同”的轻量化布局模式:
核心制造板块:包括电解液储罐、储能系统及电堆三大工序,独立建设高标准厂房1.8万平米。
PPH储罐产线:租赁政府标准化厂房5000平方米,与本地化工企业联合开发定制化储罐解决方案,降低综合用地成本。
项目计划2025年1月开工,2026年12月投产,建成后将形成“材料-设备-系统集成”的区域性储能产业链闭环,年产值预计突破17.75亿元。
二、技术赋能:母公司核心技术全面导入
中钠储能作为全钒液流电池行业技术标准主导单位,为本项目注入三大核心竞争优势:
恒温恒湿工艺体系:激光焊接与电堆组装工序全程应用母公司研发的智能环境控制系统,确保关键部件良品率≥99.3%。
零污染排放标准:全流程贯彻母公司ESG管理体系,生产废水循环利用率达95%,废气处理符合欧盟Industrial Emissions Directive(IED)标准。
三、项目概况与建设规划
项目规划建设年产500MWh全钒液流电池生产线及年产5000吨PPH储罐配套产线,总占地面积约38亩,计划于2026年12月竣工投产,建设周期24个月。项目采用“核心自建+配套租赁”的集约化用地模式,其中PPH储罐生产线拟入驻政府标准化厂房(租赁面积5000平方米),主产线及关键工序厂房由企业独立建设。
四、技术优势与产业布局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因其长寿命、高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被视为大规模储能领域的优选技术。储能深耕行业技术领域多年,在本项目中应用多项自主核心技术,包括高精度离子膜加工、恒温恒湿环境下的激光焊接工艺及无渗透电堆组装技术,确保生产环节实现“零污染排放”。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从PPH储罐制造到电堆组装的完整产业链闭环,年产值预计达17.75亿元。
五、政策支持与战略意义
战略意义:东西协作与能源转型的双重示范
该项目是中钠储能落实国家“西电东送”储能配套战略的重要实践:
对榆林:推动陕北清洁能源基地从“单一发电”向“发电-储能-消纳”一体化升级,预计每年可配套消纳风光电1.2亿千瓦时。
对珠三角:未来,可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长时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助力削峰填谷与电网调频需求,远期可降低用户侧用电成本15%-20%。
对中钠储能:完成西北制造基地布局,与广东佛山研发总部、江苏盐城材料基地形成“三角协同”,缩短中西部项目交付周期40%以上。
中钠新能源在签约仪式中表示,公司将通过技术协同与资源整合,推动陕北地区新能源储能的规模化应用,同时为多地区清洁能源消纳提供解决方案。
六、展望未来
中钠储能董事/总经理林颖女士在签约仪式中表示:“定边项目是公司‘技术下沉、制造西进’战略的首个里程碑。我们将以榆林为支点,联合大湾区科研资源,三年内建成覆盖西北五省的储能服务网络。”
中钠储能董事/总经理林颖女士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401/5000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