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工商储“4毛时代”:价格战、洗牌与突围战

来源:储能方程式   发布时间:2025-04-07 09:17:29

2025年初,中国工商业储能市场的价格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弘正储能以0.486元/Wh、长园能源以0.478元/Wh的报价,将储能系统单价拉入“4毛时代”——这一价格较2023年初的0.8元/Wh近乎腰斩。

01

从“8毛”到“4毛”的断崖式降价

2023年被称为中国工商业储能的“元年”,市场新增企业超5万家,平均每天150家涌入赛道。

彼时,一则“温州老板120万元投资储能项目,两年回本”的财富故事,点燃了市场的疯狂。

然而,仅一年后,行业便陷入“价格战”泥潭。2024年,沃橙新能源以0.58元/Wh的低价打响第一枪,随后科陆电子、博时储能、弘正储能、长园能源等企业跟进,价格一路下探至0.4元区间

多位企业负责人直言,当前0.5元/Wh以下的报价“根本无法覆盖成本”。弘正储能、博时储能的策略是“以亏损换市场”:通过低价抢占订单,倒逼供应链降本。这种“赔本赚吆喝”的模式,本质上是行业初期野蛮生长的缩影。

低价策略的另一面是技术降本与规模效应。2023年,磷酸铁锂电芯价格从1元/Wh降至0.45元/Wh,降幅达52%;液冷技术取代风冷成为主流,成本差距缩小至5%以内。此外,大容量电芯(如300Ah以上)的普及,进一步降低了系统集成成本。

02

恶性竞争与行业洗牌:谁能活到最后?

价格战的火热难掩行业底层矛盾。2024年下半年,工商储投资骤然遇冷,备案项目规模缩水超30%,大量“小白”投资商撤离。核心原因在于,实际收益率远低于预期——仅20%-30%的项目达到目标收益。

工商储的核心盈利模式是峰谷套利,但这一模型高度依赖政策。2024年,全国超70%地区的峰谷价差同比缩窄,例如浙江午间谷电政策的推行,直接削减了储能项目的套利空间。更严峻的是,分时电价政策的不确定性让投资方难以测算长期收益。

低价竞争导致设备可靠性问题集中爆发。开勒储能调研显示,若设备每周停运一天,全年收益率将从85%骤降至70%。部分企业为压缩成本,采用拼装式系统,故障率高达30%。一位投资商坦言:“最便宜的设备,收益反而最低。”

2024年底,行业已淘汰40%的玩家,业内人士预测,2025年或将再淘汰50%,最终仅10%-20%的头部企业存活

浙江的“消防整改风暴”成为行业转折点。2024年,全国19省市将储能纳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整改成本推高0.2元/Wh的非技术成本。技术实力薄弱的企业被迫出局,行业门槛从“拼价格”转向“拼安全”。

资本从狂热转向观望。头部企业如阳光电源、科陆电子凭借技术积累和资金优势,加速推出多款新品;中小厂商则陷入价格战,部分甚至转型为代工厂。市场分化加剧。

03

如何从价格战到价值竞争?

4毛低价硬币的另一面,企业开始从“硬件内卷”转向“软实力比拼”。

长园能源构建“数据-策略-收益”闭环,将IRR(内部收益率)提升15%;沃橙储能推出地下掩埋式“星曜石”系统,通过真空装甲舱体和AI能源中枢,实现“零爆燃”和96%以上运行效率

国内市场的饱和迫使企业转向海外。2024年,美国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0.8GW,同比增长2倍;欧洲光储渗透率不足1%,潜力巨大。阳光电源、固德威等企业已在东南亚设厂,抢占蓝海市场。

“N年送电站”模式兴起——业主零首付获得设备,运营权归属厂商,收益按比例分成。这种“风险共担”的模式虽缓解了资金压力,但也引发了对运维责任的争议。

当前,工商储仍沿用电力储能标准,并网与安装规范匮乏。若政策层能加快标准制定,市场将加速向“高质量竞争”转型。

工商储的“4毛时代”,既是行业阵痛的缩影,也是转型的契机。价格战终将退潮,唯有技术深耕、模式创新与生态协同的企业,才有望穿越周期,开启工商储黄金时代。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407/50001557.html

新闻介绍:

2025年初,中国工商业储能市场的价格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弘正储能以0.486元/Wh、长园能源以0.478元/Wh的报价,将储能系统单价拉入“4毛时代”——这一价格较2023年初的0.8元/Wh近乎腰斩。然而,仅一年后,行业便陷入“价格战”泥潭。价格战的火热难掩行业底层矛盾。浙江的“消防整改风暴”成为行业转折点。工商储的“4毛时代”,既是行业阵痛的缩影,也是转型的契机。

责任编辑:caoyang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