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融合创新 智构未来| 华为引领储能产业进入构网型储能新时代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5-04-07 11:52:31

2025年3月14日,在成都举办的四川储能产业发展论坛上,华为数字能源以 “新型电力系统下光储并网挑战及构网解决方案”为主题发表演讲,华为与新能源领域专家、企业代表和机构共同探讨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持续为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注入动能。

(图:四川储能产业发展论坛现场)

在全球加速推进“碳中和”目标的战略背景下,新能源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要素,正经历从补充电源向主体电源的演进。在此过程中,高比例的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并网将对各国电网稳定性造成一定冲击,典型问题包括宽频振荡、暂态过电压、电能质量劣化、孤岛光储供电稳定性等。当前,改善风光储等电力电子电源的涉网性能,成为新能源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从良好的电网适应性到主动电网友好,再到现在的主动电网支撑技术,华为长期致力于提高新能源并网的安全稳定性研究。通过将数字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依托其在新材料、芯片设计、有源/无源器件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华为与全球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用户伙伴合作,不断推动并网友好性相关技术的升级。

面对高比例新能源经特高压直流送出、系统电压稳定裕度不足、频率稳定控制难度加大、宽频振荡、孤岛运行供电可靠性不足等问题,华为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完成了从MWh级构网型储能技术验证到GWh级构网型储能工程应用的转变,成为业界首次构网型储能在弱电网特性现场测试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构网型新能源发电系统在弱电网条件下的电压稳定、频率稳定、功角稳定、低频振荡等问题的解决能力。

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的主要创新点包括:

1. 提出了多场站级自同步幅频调制技术,实现了自同步的并联构网,提升了主动快速无功响应、有功支撑、故障穿越、抗冲击性负荷和带载同步黑启动的能力,实现了多场景全工况构网、电网主动支撑、并机环流有效抑制和多场站级大规模自同步稳定运行。

2. 提出了宽频自稳和致稳控制技术,实现了不同电网规模、不同电网强度条件下的稳定并网和宽频振荡抑制,提升了与光伏、风电、同步发电机等多类型电源并列稳定运行的能力,拓展了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应用场景。

3. 首创了新型智能组串式储能双级变换架构下电压与有功功率解耦控制技术,有助于支撑电网稳定,保障了储能系统安全,提升了储能系统可用度和扩容升级能力;研发了基于AI和数字化的精细化智能电池管理技术,提升了全SOC范围恒功率输出、SOC免人工标定和多种故障提前预警能力。

4. 研发了构网型储能的功率模组和控制芯片,实现了暂态高倍率有功、无功快速支撑,提出了新型抗湿材料的转模塑封技术,提升了在复杂、恶劣环境条件下的长时间可靠运行能力;构建了安全可靠的底层核心器件设计、制造的能力体系。

华为数字能源通过持续创新,将数字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融合助力储能行业的健康高质量发展,构建更安全、更可靠的新型电力系统能源基础设施,为实现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能源未来贡献力量。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407/50001571.html

新闻介绍:

2025年3月14日,在成都举办的四川储能产业发展论坛上,华为数字能源以 “新型电力系统下光储并网挑战及构网解决方案”为主题发表演讲,华为与新能源领域专家、企业代表和机构共同探讨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持续为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注入动能。

责任编辑:caoyang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