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5)盛大开幕。天能携全品类电池亮相,集中展示多种电池技术在短交通、储能、工商业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并在现场发布固态电池与氢燃料电池新品,不断拓展前沿技术应用边界。
从电动两轮车出行到汽车启驻,从源网侧与用户侧储能到工程机械动力,从“上天”的低空飞行器到“入海”的船舶,天能从场景需求出发,精准释放不同电池技术的优势,让“多技术、全场景、全生态”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价值,转化为助力千家万户美好生活与千行百业绿色转型的可靠能量。
01
绿色出行
国民级解决方案背后的「场景革命」
在电动两轮车电池板块,天能用技术重新定义城市出行逻辑。展出的动力电池矩阵以“长续航+高容量”的突破性创新成为焦点,聚焦续航、动力和循环次数做了定向升级,完美平衡国内新国标要求与用户50km-150km区间的里程刚需。面向东南亚、中东非等地区的高温电池,在材料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更能匹配与当地气候特点。
「磐石」固态电池惊艳亮相。这款已与绿源、斐兔达成战略合作的产品,以极致安全性和超高能量密度,让参观者触摸到未来出行的轮廓。技术专家详细解读的多项优势更引发惊叹:低温性能相较传统两轮锂电提升40%,有效破解北方用户冬季续航焦虑;配套的快充系统,能帮助外卖骑手大幅节省充电时间,或许将重构即时配送行业的运营模式。
锂电展区也有新惊喜。天能自研的动力专用电池包,采用模块化液冷结构设计,保证载重电动三轮车与低速电动汽车能量密度需求的同时,支持高效快充。更值得关注的是新一代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以“精准感知、主动防御、极致效能”为核心,构筑安全防线,为用户打造“零焦虑”使用体验。
在氢能展区,通过低压固态储氢瓶与燃料电池的深度耦合,天能氢电两轮系统可以助力车辆实现“换氢30秒,续航70公里”的高效骑行体验,印证了氢能技术在共享出行领域的独特优势。
02
新型储能
让能源流动更智慧的「能量基座」
在储能展区的液冷储能系统模型前,技术人员正讲解着铁锂储能系统的双维创新。在硬件层面,采用纳米级包覆技术的铁锂电芯,配合立体散热结构实现系统级安全防护。软件创新更具前瞻性,搭载自适应能量管理算法的BMS系统,可根据电网负荷智能切换削峰填谷模式,提升储能系统综合能效。
在家庭储能领域,通过技术创新让千家万户成为“微型电厂”。展出的智慧户用储能系统凭借模块化即插即用设计,系统安装效率更高,适配别墅、公寓、偏远住宅等多场景需求,并通过液冷热管理技术实现电池温差精准控制,保障系统长寿命与高安全性。
核心储能电芯实现双重突破:LFP314Ah大容量电芯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均较上一代电芯有了显著提升;钠离子储能电芯拓宽了经济型用户的选择空间。
03
工商业应用
垂直场景的「动力进化」
在物流仓储场景中,天能的280Ah动力型铁锂电池尤为瞩目。该电芯采用快离子通道电极设计,支持3C高倍率放电与-30°C至65°C宽温域稳定运行,配合170Wh/kg超高能量密度,可助力电动叉车、AGV等设备实现单次充电续航提升30%,全生命周期循环次数突破4500次。
针对高空机械的特殊工况,天能推出全电压覆盖的工业动力锂电池矩阵,适配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蜘蛛式高空作业平台等多类车型,并具备输出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能力,印证了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
汽车蓄电池以「Powerdurable帕欧达耐用技术平台」重构行业标准,重点展示了覆盖高端乘用车与商用车的AGM和EFB系列;瞄准3000万卡车司机的多元用电需求,天能「安心无忧」驻车锂电池构建起车用能源新范式,搭载自研A品电芯的电池组,实现驻车空调长时续航与车载冰箱长时供电。
04
前沿科技
打开陆空维度的「想象空间」
展台聚光灯下,天能首次发布面向无人机的固态电池解决方案和氢动力解决方案。现场陈列的六旋翼无人机氢动力包额定功率3000W、空载续航最高达2小时,可支撑无人机实现50km飞行半径和800m飞行高度。
「追风」系列固态电池以有机&无机结合的电解质创新、配合原位聚合技术与工艺,通过优化电极材料结构与技术,突破传统锂电池的技术瓶颈,实现了强于传统液态电池的性能优势,能更好地满足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空飞行器动力需求。
现场展出的一款商用清洁机器人分外“吸睛”。该产品搭载了天能自研的「脉动」系列固态电池,6C放电容量保持率相比普通产品提升约20%以上,帮助机器人高效完成商业楼宇、酒店餐厅、智能工厂、无人仓库等场景的繁琐清洁任务。
在CIBF,天能再次证明:能源革命的本质是场景革命。在碳中和的宏大叙事里,这家深耕电池领域近40年的企业,正以“多技术、全场景、全生态”的优势,为更多垂直领域定制能量解决方案,呈现电池技术发展的无限可能,更揭示了绿色未来的无限可能。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515/50002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