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于2025年6月23日至29日开展,期间,西清能源董事长史梓男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采访,就人工智能驱动的储能技术如何支撑中国“双碳”目标表达观点。
储能的重要性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发展新型储能”列为 “新质生产力” 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标志着新型储能已成为构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一环,是支撑“双碳”承诺落地的战略支柱。
随着储能系统需求量持续增长,产品性能和容量不断升级,如何保障储能设施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史梓男表示:"在下一代储能电池材料尚未突破的背景下,电池本体之外的有效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在西清能源主动安全预警及智能运维系统累计检测到的数千起潜在安全问题和早期故障中,电池内部故障(如电池自身缺陷)仅占约2.4%,而由外部系统引发的隐患(主要是BMS、TMS故障)则占比更高 。“这些隐患长期存在,会极大加速电池老化,并显著推高热失控风险。”史梓男警示道。
为了确保储能电站的安全及高效的运维,前沿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AI),正为储能安全筑起更智慧的防线。西清能源的储能主动安全预警技术V3.0,作为AI大模型+机理双驱动的新一代储能电站主动安全管理系统,构筑储能电站三级主动安全防控体系;通过深度学习和电机机理模型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了电池健康状态评估的精确度和泛化能力;构建嵌入电池电化学物理信息约束的混合深度神经网络,实现适应复杂数据质量和工况条件的电池早期故障检测;融合DeepSeek大模型深度推理与知识图谱技术,实现对设备状态异常的部件级故障诊断及智能主动运维策略生成,提升储能电站运维工作的数智化水平,有效保障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运行。“AI驱动的新型储能,能同时保障安全底线与运维智能化。”史梓男解释道,“它不仅能提升储能参与电力交易的经济效益,更能帮助电网实现更精细、更高效的调度。”
随着136号文件的正式落地和“新质生产力”战略的持续推进,储能产业正从单纯的技术赛道,跃升为支撑中国能源转型的关键支点。在“双碳”目标牵引下,安全与智能,已成为新型储能发展的双重基因。西清能源作为新型电力系统AI+垂直数字化产品供应商将助力新型储能,为中国现代化能源体系的安全建设保驾护航 。
以下为报道原文: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704/50003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