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兼收并蓄,中车新能源双高储能技术又上新台阶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1-06-29 03:25:06

2020年8月26日,北京——今日,中车新能源在第九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0)”中召开主题为“兼收并蓄——功率储能,更多可能”的双高储能技术研讨会。会议现场,中车新能源对公司重点发力的双高储能器件应用市场及产品技术布局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发布了公司最新研发的3.6V-20000F混合电容产品。同时,中国超级电容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骞伟中老师出席会议,并对中国超级电容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解读。

兼收并蓄,中车新能源双高储能技术又上新台阶

中车新能源总经理陈胜军致辞

 

兼收并蓄,中车新能源双高储能技术又上新台阶

报告嘉宾:超级电容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骞伟中、中车新能源副总经理阮殿波

多点开花,双高储能器件前景广阔

“功率型储能器件在高功率电源、电力能源、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以及工业领域都有众多应用。超级电容器虽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其也有自身天然的短板,即能量密度不足,难以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中车新能源副总经理阮殿波在发言中指出,“所以中车新能源近年来一直在投入研发高功率、高能量密度的双高器件。从产品结构、材料肌理和制造工艺多个角度同时进行了创新研发,彻底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高比能超级电容器的规模化应用。”

根据阮总介绍,中车新能源的双高储能器件已经在有轨电车、纯电动公交、电力能源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商业应用。其中,8月22日在中车株机公司下线的全球首列应用于机场捷运系统、可自动驾驶的储能式有轨电车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该列车采用三组60000F高能量型超级电容,能够存储80度电量,为目前国内容量最大的超级电容单体。车辆进站时,利用乘客上下车时间30秒即可充满电,一次充电可跑5公里,最高时速可达70公里,最大载客量500人。

 

兼收并蓄,中车新能源双高储能技术又上新台阶
兼收并蓄,中车新能源双高储能技术又上新台阶

全球首列机场捷运储能式有轨电车

截至目前,近150列由中车新能源提供的超级电容作为主驱动电源的有轨电车投入商业运营。伴随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相信将在更多的应用中见到中车新能源双高储能器件的身影。

兼收并蓄,功率储能器件未来可期

不同于传统的EDLC,中车新能源在本次会议中还展示了3.6V-20000F混合电容产品。该款混合电容正极采用具有高倍率特性的多孔炭/碳纳米管复合磷酸铁锂的“双功能”电极材料,负极采用了石墨/软碳/硬碳超快充复合电极制备关键技术,该技术可保证混合电容器在高倍率(50C)下充放电循环的高稳定性。

中车新能源技术中心副总监郑超博士介绍到,本次发布的混合电容产品,概括起来具备以下性能优势:

• 高比能特性

能量密度远高于超级电容,与铅酸电池相当,结合其高倍率特性,能降低储能系统体积。

• 高倍率特性

10C以上的充放电特性,适合于分钟级抗功率冲击的补偿应用场景,可减小储能系统电量配置。

• 高安全特性

能通过针刺、燃烧等苛刻安全测试,满足特殊储能应用场景的安全需求(如地铁/高铁场站综合储能等)。

• 长寿命特性

5C 3万次的寿命,是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的10倍,降低维护成本,全生命周期内经济节能器件。

综合以上产品性能,该款产品主要市场定位为高能量要求的功率型储能系统,如:铁路能馈系统、工业园区储能项目等。

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努力,中车新能源现超级电容产能已经位居全球首位,在本次会议中中车新能源不但为大家展示了公司现有的技术和市场实力,更让大家看到了未来公司的研发和产品布局,为持续领跑功率型储能行业注入了信心。

 

兼收并蓄,中车新能源双高储能技术又上新台阶

报告嘉宾:中车新能源副总工程师荆葛、中车新能源技术中心副总监郑超

中车新能源(CRRC NEW ENERGY)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全球性的功率型储能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

秉承中国中车集团“正心正道、善为善成”的理念,中车新能源长期致力于为交通运输、电力能源、工程机械和智慧物流等行业提供先进的功率型储能器件及产品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服务。我们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行业领先为目标,我们始终相信储能领域的技术和创新将推动改善全 球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人类带来更便捷、更安全、更环保的生活方式。

中车新能源总部位于宁波,在北京、常州设有分公司,在国内多地及德国设有办事处和客户服务站,超级电容的产能和出货量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我们不断开发先进的技术与产品,积极应用和推广到各个领域,创造卓越的企业价值。

新闻介绍:

2020年8月26日,北京——今日,中车新能源在第九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0)”中召开主题为“兼收并蓄——功率储能,更多可能”

责任编辑: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