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储能行业再敲安全警钟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1-08-31 15:59:57

储能网讯:近日,北京市顺义区发生一起飞轮储能安全事故:北京泓慧国际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泓慧能源”)在进行飞轮科技实验过程中,实验设备意外脱落击中该公司员工,3人不幸遇难。

顺义区政府称,涉事企业相关负责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具体原因在进一步调查中。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此次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实验过程中没有进行安全防护,“如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实验规范,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涉事企业颇具影响力

飞轮储能系统是一种机电能量转换和储存装置,利用旋转体旋转时所具有的动能来存储和释放电能。飞轮储能作为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中的一种,无论是知名度,还是体量规模,都还较为“小众”。

天眼查资料显示,泓慧能源作为一家军民融合、航天技术转民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开发出国际领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飞轮储能技术和产品,是目前国内优秀的飞轮储能技术提供商之一。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在业内颇为活跃,具备一定影响力,“为我国飞轮储能事业的发展作出过贡献”。

事故的发生引发了对飞轮储能技术安全性的质疑。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烨向记者坦言,飞轮储能系统中的飞轮转子在运行中处于高速旋转状态,与发电机组等传统旋转机构类似,确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更有必要强化安全手段的应用,飞轮转子的无损检测(探伤)是保障飞轮安全运行的最基本条件,只要在设计、加工、检测等方面严格控制,飞轮储能系统的安全运行完全可以保障。

陈烨进一步指出,飞轮储能行业的从业者应该对技术更加敬畏,对于还不成熟的产品,一定要在产品设计、生产、试验过程中全面考虑,不可为了抢占市场而冒进。在飞轮生产过程中,试验性质的研发一定要做好充分的防护手段。

行业细则待规范

虽然事故原因尚未最终确定,但事故本身给飞轮储能行业敲响了安全警钟。

作为典型的功率型储能技术,飞轮储能存储能量时,飞轮高速电机作电动机运行,从外部吸收电能,通过飞轮转子加速,将电能转化为动能;释放能量时,电机作发电机运行,向外部释放能量,通过飞轮转子减速,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因此,飞轮储能具有功率密度大、使用寿命长、绿色无污染等优势,同时也存在能量密度低、储能量小等不足。陈烨指出,飞轮储能更适合应用在充放电频次高、充放电持续时间短的特定领域,例如不间断电源保障、电能质量提升、电力调频、工业节能和国防等。

事实上,现代飞轮储能技术自20世纪中期开始,己有超过50年的研发和应用历史,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率先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向不间断供电过渡电源领域提供商业化产品。目前国际上主要的飞轮储能厂商有VYCON、ActivePower、Beacon、Piller等,国内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也一直在进行飞轮储能技术研究。近3年来,飞轮储能技术在国内获得快速发展。

陈烨指出,作为新兴技术,目前飞轮储能行业还缺乏相应的安全标准,现行相关的标准建立在电化学储能基础上,其飞轮转子的无损检测、飞轮超速测试、飞轮故障跌落测试、动态保护功能测试等细则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拥有广阔前景的“小众”技术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560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最大,占比达98.5%,飞轮储能占比小于0.01%,在行业内属于名副其实的“小众”技术。

“飞轮储能行业在国内还处于发展初期,行业规模较小,用户对飞轮技术的认知还有待提高。”陈烨坦言,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飞轮储能行业,应用方式也逐渐多样化,但距离规模化发展仍需要一定的时间。

对新兴产业而言,成本始终是绕不开的问题。陈烨指出,飞轮储能行业整体规模尚小,还不具备成本优势。通过3-5年的发展,飞轮的功率成本有望与电化学储能技术持平。此外,由于飞轮储能系统使用寿命长,在全生命周期总拥有成本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经济优势。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事故将推动飞轮储能行业的良性发展,“飞轮储能技术特点突出,我们依然看好其应用潜力,出现问题、总结教训,寻求健康发展,这更有价值。”

作为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之一,飞轮储能也被寄予厚望。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3000万千瓦以上,并提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飞轮储能等技术开展规模化试验示范。

新闻介绍:

储能网讯:近日,北京市顺义区发生一起飞轮储能安全事故:北京泓慧国际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泓慧能源”)在进行飞轮科技实验过程中,实验设备意外脱落击中该公司员工,3人不幸遇难。顺义区政府称,涉事企业相关负责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具体原因在进

责任编辑: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