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用户侧储能何去何从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1-09-23 15:59:57

近期,新能源侧配套应用的百兆瓦时以上大型储能电站纷纷落地,详见推文“大型储能电站纷纷落地,储能发展进入快车道”。在聚焦大型储能的同时,本文主要谈谈中小型储能电站为主的用户侧储能电站的发展。

用户侧储能主要通过峰谷电价差、降低变压器容量费、需求侧响应、辅助服务或现货市场等获取收益。在美国、西欧、澳大利亚等电价水平高、电力市场较为成熟的国家,包括户用储能在内的用户侧储能发展迅速,例如美国加州通过自发电激励计划(Self Generation Incentive Program,SGIP)对初装进行补贴,同时制定政策为用户侧储能开放多种市场交易模式,极大的促进了用户侧储能的发展。

国内现阶段,由于多数地区电价差有限以及电力市场尚未健全,通过峰谷电价差套利仍是最主要的盈利模式。因此,电价差是评估用户侧储能能否落地的最主要因素,据测算,用户侧储能电站全寿命周期内度电成本约在0.65元/瓦时左右,只有当峰谷电价差超过度电成本时,用户侧储能才具备盈利条件。总体来说,北京、江苏、广东等经济较发达、负荷水平高的地区,峰谷电价差也较大,而西部地区、电源基地等地区,由于峰价低,峰谷电价差也较低。以江苏10kV接入的大工业用电为例,峰:平:谷电价分别为1.0347:0.6068:0.2589,峰谷比为4,峰谷价差0.7758元,另在7、8月部分时段执行尖峰电价,进一步拉大电价差;而以蒙西电网10kV接入的工商业用电为例,由于基础电价低,未实施峰谷电价差,单一制电价为0.4499元,用户侧储能尚不具备盈利条件。

7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通知提出进一步完善目录分时电价机制,更好引导用户削峰填谷、改善电力供需状况、促进新能源消纳。通知规定,上年或当年预计最大系统峰谷差率超过40%的地方,峰谷电价价差原则上不低于4:1;其他地方原则上不低于3:1;同时建立尖峰电价机制,尖峰电价在峰段电价基础上上浮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0%。按照通知部署,近期,多个地区出台政策,拉大峰谷电价差。广东、浙江、宁夏、贵州、湖南、广西、江西等多个地区均出台政策进一步完善峰谷分时电价,使得用户侧储能的发展具备良好的前景。

需要指出的是,用户侧储能盈利计算除了与电价差有关外,还与所执行电价的时间段有关,部分尖峰电价执行的时间较短,不能简单的用尖峰电价和谷价差作为储能盈利的电价差,而应根据储能充放电策略综合考虑电价差和所执行时间段来计算。

电力系统是一个发输变配用一体的系统,储能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均可发挥多重支撑作用,用户侧储能同样可提供调峰、调频、调压等服务,随着电力市场的完善、峰谷电价差的拉大,用户侧储能可通过市场和价格激励机制,完善收益模型和策略,获得更好的收益,未来的储能将会“多场景集中+分散”的协同发展。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10924/3076.html

新闻介绍:

近期,新能源侧配套应用的百兆瓦时以上大型储能电站纷纷落地,详见推文“大型储能电站纷纷落地,储能发展进入快车道”。在聚焦大型储能的同时,本文主要谈谈中小型储能电站为主的用户侧储能电站的发展。用户侧储能主要通过峰谷电价差、降低变压器容量费、需求

责任编辑: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