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低碳转型机遇大于挑战,动力大于阻力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1-11-21 15:59:57

储能网讯:11月17日,由《财经》杂志、《财经十一人》主办的“碳中和高峰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发布会”在北京落幕。论坛由中创碳投提供战略支持,新奥股份为首席合作伙伴。

与会嘉宾围绕世界与中国的最新形势,集中探讨减碳与发展如何双赢,低碳时代的新思维、新机会、新商业模式,分享洞见、激荡智识,助力“双碳”国家目标的实现。

“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不同,中国是全世界对高碳排行业依赖最高的经济体。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愿意发挥领导力,这体现了巨大的勇气和担当。如何在发展中减碳,如何实现减碳与发展双赢,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难题。”《财经》杂志社社长戴小京在开幕致辞中指出。

中创碳投总经理唐人虎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时间跨度近40年,这期间政府若能做到目标预期长期稳定、信息披露公开透明、执法严格且公开公平,那对市场将起到巨大正向引导作用。

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周园、新奥股份总裁郑洪弢做了论坛主旨发言。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减碳与发展,长期来看两者并不冲突,中国经济从高能耗型向绿色低碳型转型,大势已定,不可逆转,转型过程中,将催生规模巨大的新产业,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的新动力。

传统的观点认为,“双碳”目标对于很多产业是约束,给地方发展设定了“天花板”。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对此指出,应对气候变化在过去三十年的实践中其实更多地在给经济发展“做加法”。2020年全球能源转型投资已经超5千亿美元,而中国在过去十年中相关投资始终位列全球第一,积累形成了完善的技术开发、装备制造等一系列产业布局,这也是提出“双碳“目标的底气所在。

气候风险越来越受到金融系统的关注。近期中国人民银行专门推出了支持碳减排的货币政策工具。柴麒敏表示,在关注压力测试、搁置资产等风险分析同时,应该提供更多低成本的碳减排政策支持工具,拓展融资渠道。目前央行的政策将给碳减排相关项目建设的金融机构贷款提供60%的资金支持,利率仅为1.75%,这无疑将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这个领域。

柴麒敏还在会上透露,作为国家“双碳“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将有多项相关重点领域及行业”双碳“政策的实施方案及支撑保障措施陆续出台。

郑新业提醒,要降低碳排放,就要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化石能源的排放标准,购买绿电,这些都意味着一件事:多花钱。“双碳不是免费的。要告诉大家,想要减碳,就需要多花钱。”

但是减碳的收益也明显。郑新业团队的研究表明,中国每减少一吨二氧化碳,短期可以产生1.7美元二氧化硫减排的收益,长期可以产生30美元的二氧化硫减排收益。因此,减碳以降污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双碳之前的重点是降污,降污纯花钱,但是减碳与降污有协同效应,而且是减碳在先,减碳带来降污。对于受污染困扰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是实实在在的红利。

在当下的资源禀赋下,碳排放权与发展权仍然密切相关。郑新业提出,碳排放具有时空无关性,存量比流量更重要,当前的气候变化也是存量引起的。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重的减排责任,增量碳排放权要留给不发达国家。该逻辑同样适用于国内不同省份之间。

具体到碳排放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郑新业建议,开征碳税,同时降低增值税税率至10%。“这样政府的碳税收入上升,增值税收入下降,企业受到的碳冲击也能得到缓解”。

从协助政府制定减碳规划的实际案例出发,周园指出,减碳成本对地方政府而言是做“减法”,但必须同时做“加法”,培育和释放绿色经济潜力。其中的核心是绿色智造,包括清洁能源节能制备的制造,氢能、生物质能、光伏技术、储能等绿色科技的应用,以及绿色专业服务。总体看来盘子非常大,无需担忧增量空间。

随着国内外碳市场的逐步接轨,以及欧美呼之欲出的碳关税政策,全球产业格局将随之发生深刻变革。

欧盟碳市场是世界上最成熟的碳市场,中国也在今年7月推出了全国碳市场,中欧碳市目前存在较大价差,每吨二氧化碳价格分别为50元人民币和60欧元。碳价差距使欧盟认为区域间产业竞争不公平,会出现碳转移、碳泄露等问题。

柴麒敏警告称,欧盟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国都在推动碳关税政策,如果多国形成碳关税联盟,对中国这样的贸易大国影响会非常大。除此之外,欧盟还在酝酿新的技术标准,也会对中国企业带来很大压力。

周园对此表示认同,“碳关税实施后,欧洲企业在过去十几年中培养的低碳竞争力很可能会取代中国的低成本竞争力,国内的出口型企业要提早做好准备应对冲击”。她还指出,由于中国的经济和绿色能源的发展程度倒挂,东、西部各省的生产成本分化未来会加剧,从而重构经济及产业格局。

新奥股份总裁郑洪弢认为,双碳目标将开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其中蕴含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商机。他介绍,经过三十余年发展,新奥已围绕能源产业生态实现了全场景布局,在天然气、综合能源(泛能)、能源技术研发等领域具有丰富的产业实践和前沿技术布局。

《财经》碳中和高峰论坛上,国内首个聚焦上市公司碳排放的榜单——“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2021)”正式发布。

该榜由《财经》杂志及旗下商业报道主力平台《财经十一人》与国内领先的双碳市场咨询投资机构中创碳投联合研发设计。自2021年起,每年四季度,《财经》与中创碳投都会在专题论坛上联合发布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系列榜单, 2022年起,还将增加碳中和榜。

中创碳投研究院院长唐进介绍了榜单编制方法,包括碳排放量的估算模型、估算结果评估,估算发现三部分。他指出,用估算模型验证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后,发现部分公司存在披露不合规、不透明的情况,沟通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公司存在认识不到位、缺乏碳排放管理能力的问题。

《财经》产业研究中心总监刘建中分享了“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里的洞见。他指出,中国碳排放的90%来自于各类能源需求,碳中和主要是个能源选择问题。榜上的100家公司占全国碳排放40%以上,Top20占到25%,其中电力8家、水泥6家、剩下6家为油气、煤炭、钢铁、铝业的龙头公司。榜上的51家A股上市公司,仅4家主动披露碳排放数据;而49家H股上市公司,仅6家未披露相关数据。因此,“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 有助于推动上市公司碳排放数据透明化,同时向公众推广绿色低碳理念。

作为上榜企业代表,中铝环保技术总监杜心详细介绍了铝行业及中铝集团的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分享了中铝集团的三条减排之路和十大具体措施。

《财经》碳中和高峰论坛的最后环节,是以“碳中和如何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而非阻力”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由《财经》杂志执行主编马克主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李继峰提示,碳中和和减排是两个概念。当前来看,减排对于经济增长有一定负面冲击,但碳中和需要从更长尺度来看,它对于经济发展的动力成分更强。

李继峰说,应从统筹战略规划、完善政策体系、基础设施先行、加强技术短板、引领国际合作、市场主体应主动六个方面出发,落地碳中和的动力。

落基山研究所常务董事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婷分享了两个重要判断:一是中国经过近二十年的积累,在清洁能源领域成果突出,已经占据了全产业链优势和创新优势,未来这会对其他行业产生很大的溢出效应;二是世界500强及其在华供应链,将会形成全球最大的绿电消纳市场。

李婷认为,新一轮的经济繁荣不是靠传统工业重工的发展模式,而是与新一代数字化、智能化、互联网等新的工业化动能相结合来引领。

三位企业代表则从自身出发,分享了现阶段公司针对双碳目标的看法,以及双碳目标产生的商机。

新奥股份首席战略官李广海认为,能源需求侧的痛点明显,市场空间巨大。新奥通过综合能源服务,能为客户降低能耗,提高运营效率,同时共创共建清洁能源生态,助力社会节能降碳。

远景智能副总裁,远景碳管理业务总经理孙捷介绍,远景碳管理业务基于物联网和数字技术,帮助客户摸清碳“家底”,据此制定减排目标和路线图,这项业务需求巨大、前景广阔。

中能华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宫照海指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前提是精准计量碳数据,目前这很大程度上是笔糊涂账,有非常多的工作需要各方协同改进。

作者为《财经》记者

新闻介绍:

储能网讯:11月17日,由《财经》杂志、《财经十一人》主办的“碳中和高峰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发布会”在北京落幕。论坛由中创碳投提供战略支持,新奥股份为首席合作伙伴。与会嘉宾围绕世界与中国的最新形势,集中探讨减碳与发展如何双赢,低碳

责任编辑: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