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能建与中国银行达成战略合作
2月24日,中国能建与中国银行就进一步加强全方位、多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当前中国能建正围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立足“3060”系统解决方案“一个中心”和氢能、储能“两个基本点”,积极融入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绿色低碳经济“三大经济形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三大发展目标”,围绕新基建、新模式、新动能塑造新能建。未来,中国银行将持续加大服务支持力度,助力中国能建高质量发展。
2、腾讯进军新能源和储能市场
2月24日,腾讯官网发布《腾讯碳中和目标及行动路线报告》,宣布开启“净零行动”,腾讯将遵循“减排和绿色电力优先、抵消为辅”的原则,推进实现腾讯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碳中和。具体共包含节能提效、可再生能源、碳抵消三大行动方向。
其中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动作尤为值得关注,建设储能电站,开发集中式新能源电站,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并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采购,参与绿电市场化交易。
3、480亿!远景科技将在十堰布局动力电池等项目
2月22日,远景科技集团与十堰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合作协议,远景科技集团拟在十堰市布局高端动力电池生产、商用车智能换电网络及装备制造、零碳汽车技术研究等五大项目,总投资480亿元。
资料显示,远景科技集团有远景能源、远景智能、远景动力等多项涉及新能源的业务板块,其中在动力电池领域,远景科技已在中国、日本、美国、法国、英国布局了7大生产基地和多个研发与工程中心,预计到2025年全球产能超过200GWh。
4、比亚迪长春百亿动力电池项目开工
2月22日,投资近百亿元的比亚迪电池项目在长春正式开工。此项目于去年7月份比亚迪与一汽集团和长春市政府共同签署,为比亚迪在东北地区落户的首个动力电池工厂。
今年1月份,一汽与比亚迪成立合资公司。据悉,双方将以合资公司为主体,打造东北地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战略基地。工厂采用工业4.0标准,分三期建设,全部达产后,实现年产45GWh的动力电池产能,将为超100万辆车供给安全且长续航的刀片电池。
5、40亿!中创新航联合江门海纳成立合资公司
2月24日,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新增对外投资,新增投资企业为中创新航科技(江门)有限公司,中创新航持股51%,江门市海纳新能源投资合伙企业持股49%。
根据了解,中创新航科技(江门)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2月23日,法定代表人为刘静瑜,注册资本为40亿元。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电池及相关集成产品和电池材料的研制、生产、销售和市场应用开发等。
6、比亚迪布局锂电铜箔
2月23日,江西铜博新增比亚迪为股东。江西铜博是一家生产高性能超薄电子级铜箔的企业,目前,江西铜博已成功试产4.5微米超薄电子级铜箔,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正在研发高抗拉等市场急需的各种高性能电子级铜箔,产品抗拉性高于400N,而当前市场上铜箔抗拉性低于320N。
据悉,同行业中,江西铜博的产能在江西省靠前,全国规模第三。其一期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年生产2万吨高性能超薄电子级铜箔。二期建成后,年总生产量可达5万吨。
7、华友钴业76亿投建正极材料项目
2月23日,华友钴业发布公告称,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将于2月24日进行网上申购。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7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拟投资于年产5万吨高镍型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10万吨三元前驱体材料一体化项目、年产5万吨高性能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据悉,此三个项目系华友钴业在广西玉林新生产基地的首期项目,计划打造硫酸镍-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一体化项目。
8、比克电池抚州生产基地首批产品正式下线
近日,比克电池国内第三大生产基地,抚州生产基地正式竣工投产,首批产品已成功下线。作为比克电池新能源产业链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抚州生产基地的投产极大地提升了比克方形电池产品产能,标志着比克迈上了战略布局和多元化发展的新台阶。
抚州生产基地于2020年末正式落成,位于江西省抚州市抚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投资达10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200亩。
9、储能用锂电池安全强标编制工作启动
中国工业报消息,日前,储能用锂电池安全强标启动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该强标编制工作正式启动。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将指导有关技术机构加快强标制定,促进锂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还将持续推动锂电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有力支撑“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宏伟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