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储能网(https://cn.solarbe.com)获悉,8月25日晚,亿纬锂能(300014.SZ)披露半年报,上半年营收149.26亿元,同比增长127.54%;归母净利润13.59亿元,同比减少9.08%,其中本部业务归母净利润9.21亿元,同比增长60.21%。
亿纬锂能表示,上半年通过推进产能建设、市场拓展,开展上游供应链的布局,并在上游主要材料价格急剧上涨的背景下,适时调整产品定价机制,主营业务收入及主业利润实现增长。
据了解,成立于2001年的亿纬锂能从锂原电池业务起步,2009年在深圳创业板首批上市,2010年通过电子烟切入消费电池领域,后续拓展到电动工具、二轮车和TWS领域。2014年开始加速布局动力电池业务。
从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来看,亿纬锂能消费电池业务营收46.2亿元,同比增长73.08%;动力电池业务营收102.62亿元,贡献69%的营收,同比增长163.76%,其主要原因是在碳中和、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动力储能电池需求迎来快速增长,表明亿纬锂能布局最晚的动力电池业务已经成为亿纬锂能营收规模和增速的双重支柱。
索比储能网(https://cn.solarbe.com)注意到,在业绩鼓励下,今年亿纬锂能明显加快布局动力储能电池项目。5月,亿纬锂能公告称,拟在云南省玉溪投资30亿元,建设10 GWh动力储能电池项目。8月,亿纬锂能向控股股东亿纬控股及实际控制人增发近1.43亿股,计划募资90亿元,用于动力储能锂电池项目。
此外,在技术路线上,亿纬锂能也打出了一张自己的王牌——大圆柱电池。近日,亿纬锂能宣布公司首件搭载自主研发4680系列大圆柱电池系统产品成功下线,并有报道称,将为宝马供应该电池。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大圆柱电池拥有高成组效率、低BMS难度和高电压平台适配性,2023年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有效产能10GWh,2024年20GWh全部达产。亿纬锂能完全有望凭借大圆柱技术一举打入动力电池高端市场。
不过,在动力电池行业普遍面临的毛利率问题上,亿纬锂能并未明显改善。2022年上半年,亿纬锂能的毛利率为14.96%,同比减少10.34%。2021三季度到2022一季度,亿纬锂能毛利率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从22%下降到14%。
索比储能网(https://cn.solarbe.com)查阅公开资料发现,为了应对上游材料涨价侵蚀利润,亿纬锂能已在进行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今年年初,公司就计划与中科电气设立负极材料合资公司,同时分别与恩捷股份(隔膜)、格林美(回收镍产品)、华友钴业(钴镍)、德方纳米(磷酸铁锂)、SKI贝特瑞(高镍三元)、新宙邦(电解液)、大华化工和金昆仑(锂)进行产业链布局。
有券商机构研报认为,全产业链布局加速,有助于亿纬锂能稳定原材料供应,降低采购成本。预计产业链合资公司产能2022年下半年陆续释放,届时将提升亿纬锂能供应链优势和成本管控能力。并且,亿纬锂能作为储能市场最主要的参与者之一,规模效应开始显现,这也将有助于亿纬锂能2022年下半年业绩的持续回暖。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20827/51836.html
新闻介绍:
全产业链布局加速,有助于亿纬锂能稳定原材料供应,降低采购成本。
责任编辑:panwang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四川:推动钒电池储能产业集群集聚规模化发展发布时间:2025-08-07 13:59:298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自然资源厅依据相关规定制定上述两种地质调查模式实施细则。统筹资源要素保障,大力发展钒钛、稀土、锂电等优势产业,推动钒电池储能产业集群集聚规模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钒钛、稀土产业集群和国内领先的锂电产业发展集群。充分发挥四川省资源能源投资引导基金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地勘单位共同参与基础地质调查。
钒电池 储能产业 锂电产业
从“多而散”到“大而精”:7月新型储能备案勾勒能源转型新路径发布时间:2025-08-07 09:05:39随着全国储能备案相关数据陆续发布,碳索储能网梳理了7月新型储能项目备案情况。同比维度,项目数量增7.35%,规模却猛涨126.74%,折射单个项目体量扩容,大型储能基地、一体化项目加速落地,产业从“多而散”向“大而精”进阶;环比6月,数量增13.08%、规模增1.84%,延续增长惯性,夏日用电高峰催生的电力保障需求,叠加政策对储能配套新能源的强制要求,驱动项目密集备案,储能作为电力系统“稳定器”的价值,在规模增长中愈发凸显。
储能备案 储能项目 新型储能
预计到今年年底,山西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600万千瓦发布时间:2025-08-06 17:05:46截至6月底,山西新能源装机规模达7568万千瓦,占比47%。“截至6月底,国网山西电力经营区内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达1375.64万千瓦,较2024年年底增长375.66万千瓦。”截至6月15日,山西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已累计成交电量18.07亿千瓦时,313家市场主体申报交易63990笔,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截至6月底,山西省共有13家独立储能电站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预计到今年年底,山西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600万千瓦。
新型储能 清洁能源 独立储能
采日能源斩获保加利亚430+MWh储能大单发布时间:2025-08-06 16:12:47近日,上海采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欧洲市场实现重大突破,成功斩获保加利亚430+MWh储能采购项目,展现中国储能方案引领欧洲能源转型的东方智慧。采日能源将持续为保加利亚构建更安全、稳定、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撑与运维保障,助力其能源转型目标的实现。在欧洲加速能源转型的版图上,以采日能源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凭借高质量、系统级的储能解决方案,日益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
采日能源 采购项目 储能系统
装机规模超42万千瓦 成都大力推动新型储能项目加速建设发布时间:2025-08-04 08:45:197月29日,成都市2025年省级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启动会暨储能推广应用供需对接活动在成都市新津区举办。近年来,成都通过统筹规划布局,落实政策措施,促进供需协同,有力推动新型储能技术产品落地转化。截至6月末,成都全市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超42万千瓦,在建储能项目装机规模22.8万千瓦,19个项目被纳入省级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清单。
新型储能 储能项目 储能技术
天合储能智能集成工厂全新升级, 支撑储能业绩高增长发布时间:2025-08-01 17:23:29近日,天合储能集成智能工厂顺利完成升级改造。改造完成后,滁州基地已实现从电芯制造、智能模组装配到电池舱集成与验收测试在内的关键工序自动化,自动化率提升23%,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加速布局全球交付,推进构建新质生产力截至目前,天合储能已形成覆盖六大洲、服务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技术网络,产品组合产能16GWh,年底将增至25GWh。本次集成智能工厂升级不仅是制造能力的进阶,更是天合储能顺应行业变革的主动选择。
天合储能 储能集成 储能行业
上半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发布时间:2025-08-01 10:30:0131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在当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其中,江苏、山东、云南先后开展全省新型储能电站用电高峰期间集中调用,最大放电功率分别达714万千瓦、804万千瓦、474万千瓦,调用同时率达到95%以上。
国家能源局 新型储能 储能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