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电化学储能进入快速发展期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3-05-12 06:45:54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电化学储能进入快速发展期。在全球能源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储能作为能有效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的系统越来越得到全球各国的青睐。

数据显示,2021年以前全球每年的储能项目新增装机规模基本维持在6GW左右,而2021年新增装机达到18.3GW,同比增长181.54%,迎来大幅增长,其中电化学储能贡献了主要的增速。

全球主要国家全面发力

储能增长有望多点开花

从全球需求来看,多国发布储能规划目标及支持政策,中长期规划明晰,我们预计从2023年开始全球大储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以美国为例,美国独立储能纳入联邦政府补贴范围,储能有望快速放量。美国联邦政府自2006年起实施投资税收抵免政策(ITC),2022年8月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IRA),对光伏及储能均提出新的ITC政策支持。

其中光伏板块的相关内容不少,法案的通过提供了长达十年的税收抵免政策,同时税收抵免比例从26%提升至30%,若满足相关条件,最高税收抵免可提升至70%。

在储能板块上,之前光伏配储在补贴范围内,IRA首次将独立储能纳入补贴范围。除此之外,对于满足条件的大储项目,税收抵免比例提升,储能的发展得到政策进一步倾斜。全球储能都处于快速发展进程中,多国/地区发布储能规划目标,中长期规划明晰。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储能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方面,各国碳中和方案相继出台。2022年,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储能规划,欧洲储能计划规模相对较大,为实现碳中和、减轻能源危机威胁,

2030年前欧洲拟部署187GW的储能。澳大利亚以10h以上的长时储能为主要规划对象,预计2050年部署46GW/640GWh的储能设备;印度2030年前还需安装160GWh的储能;而美国则以各州为单位设置装机规划,截至已有10个州确立采购计划。

国内政策不断加码赋予储能市场地位

明确新型储能发展目标

从国内需求来看,发电侧强制配储政策、电网侧辅助服务及独立储能模式推进、用户侧峰谷价差持续拉大进一步提升工商业储能经济性,从政策和市场两方面推动我国大储进入高速发展期。

多地制定“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目标,国内大储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截止2023年3月份,我国已有19个省/自治区发布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预计到2025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57.25GW,新型储能装机目标的确立,有利于调动各方投资积极性,促进稳投资稳增长,增强发展后劲,我国新型储能进入规模化开发阶段。

国家政策不断加码赋予储能独立市场地位,储能产业加快演绎,独立赛道和细分市场已然形成。

纵观全年态势,国家政策率先发力,2022年3月21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新型储能发展目标:即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

2022年5月24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市场地位,独立市场地位得证。此外,其他层面如市场机制、补贴支持等政策同样给予储能多元化发展空间,涵盖从发电侧到电网侧、用户侧多方面,政策支持给予储能发展新机遇。

总结来看,2022年储能产业政策可概括三大特征:一是政策纲领性文件落地,提振行业发展信心;二是分领域细节性政策趋于完善,明确分场景下行业发展机遇;三是支撑性政策出台频次快,护航行业可持续发展。

储能产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碳中和背景下储能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电力市场需求的增长和能源结构的升级,储能产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储能产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30年储能将会迎来一个万亿级别市场。

新闻介绍: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电化学储能进入快速发展期。在全球能源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储能作为能有效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的系统越来越得到全球各国的青睐。数据显示,2021年以前全球每年的储能项目新增装机规模基本维持在6GW左右,而2021年新增装机达到18.3GW,同比增长181.54%,迎来大幅增长,其中电化学储能贡献了主要的增速。

责任编辑:文涛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