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索新能人才网
当前的位置:首页 > 钠硫电池

钠电池,风起就看能不能抓住了

2023-08-07 09:07:42
来源:招商行业观察
分享到: 

在动力电池不纠结 除了锂还有其他选择,中曾指出,目前最接近成功的是钠离子电池。一文读懂动力电池行业及企业中曾提到,宁德时代的钠电池在研究中。

时间过去了2年,目前已经有几十家钠离子电池企业已初步研发出相关电池产品,并在储能、自行车、数据中心等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风刮起来了。

基本情况

钠离子电池相比于目前的主流电池,突出的优点在动力电池不纠结 除了锂还有其他选择,已有所小结,归纳一下是:成本低、可快充、低温性能好、热稳定性优异,而且从锂电产线到钠离子电池产线迁移难度小。

从这两年公布及第三方评测的情况看,钠离子电池产品的最高能量密度相比于磷酸铁锂电池150Wh/kg的能量密度仍存在一些差距,但已数倍于铅酸电池约30Wh/kg的能量密度,而在过充电、低温放电性能方面的测评表现则全面优于锂电池。

目前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覆盖的主要地区是北美、欧洲、亚太地区。从具体国家来看,全球布局钠离子电池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法国、中国、日本、瑞典与澳大利亚等。国内的钠离子产业发展全球不落下风。

2022年,中科海钠2GWh钠离子电池量产生产线落地,开启钠离子电池量产元年。在钠离子电池示范性应用方面,2022年10月,三峡能源安徽阜阳市储能项目所包括的 30MW/60MWh 钠离子电池储能单元,是当前国内最大规模的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该项目相比于之前已经落地的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规模提升数十倍。同时随着产业的发展,钠离子电池的团体标准等已经出台,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标准。

主要企业及产能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相关企业近80余家。以最近的一次行业第三方测评为例,近二十家企业送样测评,部分企业送来多款产品测评,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一次,一共有17家企业通过测评,中科海钠、汉行科技、德赛电池、中兴派能、立方新能源、汉行科技、华钠芯能、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海四达、弗迪电池、鹏辉能源、海基新能源、星恒电源、传艺钠电、嘉盛新能源、盘古钠祥、昆宇新能源、蜂巢能源。在上述企业之外,还有宁德时代、蔚蓝锂芯、多氟多等在钠离子电池方向上也有布局。

截止到2023年6月底,全国已经投产的钠离子电池专用产能达到10GWh,相比2022年年底增长了8GWh,有研究估计2023年年底全国或将形成39.7GWh的钠离子电池专用量产线,主要增加产能来自于已经进入实质性建设并进行设备招标的企业。现有钠离子电池企业的合计规划产能已经达到275.8GWh,按照各企业的规划进度,产能的爬坡、调试,包括上游供应商的配套、磨合,全行业要真正迈向产业化至少需要2至3年的时间。产能实现时间节点将是在2025年年底。于是,不少业内人士预测,2024年会成为拐点,储能应用上,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低于锂电,到2025年有希望大幅度的成本下降,而具备优势。

上述近百家企业,产业化进度不一,其中,中科海纳、传艺科技、猛狮科技、立方新能源、维科技术等已经实现项目投产。

兴储世纪、蔚蓝锂芯、多氟多等企业的量产线已经开始了实质性的建设、设备招标和设备进场等阶段,其余大部分企业的钠离子电池的量产线投资建设仍处于前期规划中,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企业的产品还在中试、送样阶段,具备量产能力的只是小部分。

几个观点

1.钠离子电池是未来方向的观点没变,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产业化进程有所提速,但是行业发展还处于前期的成长培育阶段,相关的标准化工作也在起步阶段。

2.产业化还在早期,虽然已初步满足了产业化条件,但仍存在基础研究尚不完备、核心材料亟待突破、组装工艺仍需完善等问题,体积能量密度等性能指标也尚有不足,整体产业化步伐还有待持续推进,生产规模尚未铺开,其综合成本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3.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在用户侧储能、数据中心和基站储能等中小型储能领域有望率先渗透,保证安全性不降低的前提下提高能量密度是当务之急。

4.钠离子电池企业想要走的远,在现阶段一要有资金实力,技术研发才能连续投入;二是要有工程化能力,实现送样中试量产的连续进化;三是需要有产业联盟,要么自己一条龙,要么上下游能密切合作。

发布人:jiayuting
索比储能网版权说明:
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索比储能网或索比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索比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