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加快,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快速提高,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形成,电力系统的形态和运行特征已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电力系统电源主要由火电、水电、燃机等同步电机组成,除提供电力电量外,还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支撑;而新型电力系统呈现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性,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扰动”。
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维持电力系统频率、电压的正常水平,同时系统应有足够的静态稳定储备和有功、无功备用容量。在电源和负荷发生正常范围内波动时,不应发生自发振荡,同时在电力系统承受扰动或发生稳定破坏时,提供足够的暂态支撑。
现有的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等主要采用跟踪电网电压的控制模式,表现为电流源的属性,需要交流电网提供电压支撑,呈现“低阻尼”的特性,缺乏“自主”支撑电力系统的能力。依托电力电子元件实现交直流变换的新能源发电呈现低抗扰、低惯量、阻尼弱等特征,导致多场站短路比较低,电压支撑能力不足。
传统电力电子设备过流能力一般,以储能变流器为例,国内主流厂家的储能变流器一般具备1.1倍额定电流的长期过载能力和1.2倍额定电流1min左右的短期过载能力。在新能源大基地特高压直流送端短路比不足、电网故障恢复等情况下,难以提供足够的暂态支撑。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GB38755-2019)明确新能源场站短路比应达到合理水平;同时电力系统需具备惯量和短路容量支撑能力,在新能源并网发电比重较高的地区,新能源场站应提供必要惯量和短路容量支撑。此外,《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规范》(GB/T40581-2021)规定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指标,对于新能源多场站接入交流系统情况,新能源发电单元升压变低压侧的多场站短路比应不小于1.5;国家能源局印发的《防止直流输电系统安全事故的重点要求》提出,提升直流近区新能源场站的支撑能力,保证新能源发电单元升压变低压侧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在1.5及以上。
可以看出,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亟需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惯量、短路容量等支撑能力。
构网型储能应运而生,构网型储能主流技术路线采用虚拟同步控制,基于储能变流器实现与同步电机的电压源外特性和协调控制器等快速控制设备,具备较强的短时过载能力和惯量支撑能力,提升短路比,改善电网阻抗特性,提升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
今年来,多个地区推动构网型储能的建设,例如新疆发改委印发的《关于组织上报2023年独立新型储能建设方案的通知》提出构网型新型储能并网技术要求,提出构网型储能提供惯量、短路容量支撑、一次调频、主动电压调节等功能,同时量化并网指标,例如提出构网型储能惯性时间最大值不小于20s、120%额定电流持续运行时间应不少于2min且具备300%额定电流10秒短时过载能力等指标要求。西藏、辽宁等地区也出台文件提出加装构网型储能。
构网型储能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国内外关于其定义和性能要求仍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仍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同时建立合理的调用机制和盈利机制,在发挥支撑电网的同时获取合理收益,推动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30809/79543.html
新闻介绍: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加快,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快速提高,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形成,电力系统的形态和运行特征已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电力系统电源主要由火电、水电、燃机
责任编辑:liuyazhen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湖北首个变电站内储能项目在武汉投运发布时间:2025-07-24 14:50:25近期,湖北武汉持续高温,电网最大用电负荷两次突破历史新高。日前,湖北省首个建设在变电站内的构网型储能项目在武汉110千伏宝安变电站投运,用电高峰期可向主电网最高输出电量2万度,以削峰填谷方式缓解电力设备负载压力,确保高温时段可靠供电。7月22日,110千伏宝安变电站内,供电运维人员对运行中的一整套储能设备进行测温,检查运行状况。
构网型储能 削峰填谷 储能项目
100MW/200MWh!峨边县百兆瓦级混合储能电站项目正式签约发布时间:2025-07-17 17:18:29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港青能源常务副总经理杨鑫代表公司与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了《100MW/200MWh电化学混合储能电站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推动绿色能源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也为峨边打造“水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体系提供了关键支撑。本次签约是港青能源深度参与峨边绿色能源产业链建设的关键成果。
储能电站 电力系统 清洁能源
四川省首个构网型储能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发布时间:2025-07-17 11:39:19近日,四川省首个构网型储能电站——四川阿坝红原雅克光伏电站已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作为四川省首个构网型储能电站,项目建设的50兆瓦储能电站配置磷酸铁锂电池集装箱储能系统,可将储能电池与光伏发电装置连接,形成一个具有自动充放电功能的电网,在2小时内可充电或放电10万度,以高效的日内电力调节效能,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实现更优的发电性能。
储能电站 构网型储能 储能系统
天合构网型储能解决方案,助力沙戈荒风光大基地价值兑现!发布时间:2025-07-16 17:09:05天合聚焦沙戈荒地区网架结构薄弱特性,打造高可靠构网型储能系统,交直协同提高充放一致性及能量转换效率。2025年3月,天合于常州总部自主完成构网型储能实证,微网测试模拟Block级电站项目,实现30s系统黑启动方案。叠加6月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的新规助力,沙戈荒风光储大基地建设即将迎来新一轮爆发。
储能系统 构网型储能 天合储能
广东建工阿克苏储能项目:赋能清洁能源发展的关键一步发布时间:2025-07-15 14:22:50广东建工投资该项目,旨在扩大清洁能源业务规模,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和规模优势,提高利润水平。总的来说,广东建工阿克苏地区储能电站项目的推进,是企业在清洁能源赛道上的重要实践,将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清洁能源高效利用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行业内其他企业的投资布局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储能电站 清洁能源 电力系统
500MW/2000MWh!新疆规模最大的构网型储能电站开工建设发布时间:2025-07-07 16:01:107月4日,邦锦能源在新疆之和田超级巨无霸储能电站开工建设,南疆和田将迎来超级巨无霸构网型储能电站,其装机规模达500MW/2000MWh,是目前新疆乃至全国区域内规模最大的构网型储能电站。现场图该项目位于新疆和田市,由邦锦能源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21亿元。现场图片邦锦能源作为湖南领先的全国储能投资公司,预计2025年年底并网、在建储能及风光装机分别为3800MWh、128MW。
储能电站 构网型储能 电网侧储能
百米之遥的“静默”:一座储能站如何赢得英国社区的掌声?发布时间:2025-07-04 17:28:5401一场紧邻社区的“静音”大考在英国曼彻斯特东南边缘的斯托克波特,城镇蜿蜒于河谷与居民区之间。在噪声法规严格的欧美市场,这个距离堪称“高压线”,极易引发社区投诉和项目停滞。这意味着在斯托克波特宁静的夜晚,这台大型储能设备发出的声音,完全融入了环境底噪之中,几乎不会被百米外的居民感知。因此,整个储能场站的噪声控制压力主要集中在交流系统。市场领先企业交流侧声压对比为什么远景能完成“静音”挑战?
储能系统 电力系统 新型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