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电工时代秦伟:政策引导+集体造势≠储能经济性的根本保障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3-10-09 03:14:47

近些时日,最为储能行业热议的两个话题,莫过于工商业储能与新能源配储。

今年以来,工商业储能即将迅速崛起的声音此起彼伏,各家储能企业争先恐后展开布局,赛道一时拥挤不堪。

据《2023中国工商业储能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量将达到1.5GW,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有望增长到11.5GW。届时,全球工商业储能的累计市场规模将在190亿-240亿元之间。

新兴的商业蓝海、可观的市场空间,无疑为积极投身工商业储能布局的广大企业大打一针“强心剂”。然而储能企业一厢情愿,强行创造市场需求的质疑声也逐渐出现。

另一遭受行业质疑的焦点,是老生常谈的新能源强制配储。新能源配储历来因利用率低、成本问题难解等诸多负面因素而饱受争议。

近期华北电力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新型储能相当于长江水弄了几个矿泉水桶装,没有起到什么作用……‘风光配储’肯定不是一个正确的路径”的论断在储能圈广为流传,再次引发行业热议。

9月初,山东省发布的《关于开展我省配建储能转为独立储能试点工作的通知》,成为全国首个配建储能转独立储能的试点文件,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如此诸种,我们不禁发问:工商业储能是否真如想象的那般美好?新能源配储又将何去何从?

针对近期行业最为关注的这些热点问题,《能源》杂志联合星球储能所邀请到电工时代董事长,同时也是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委员秦伟作为本期专访嘉宾,对储能垂直一体化、工商业储能、山东储能发展、配储与独立储能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对话。

电工时代由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宁德时代、索英电气合资成立,是一家集储能项目的建设运维、储能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于一体的新能源国有企业。

作为山东省这一全国“储能急先锋”的本土企业,国企出身加之背靠两大储能巨头的电工时代,无论对山东储能市场还是储能行业的发展趋势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

截至目前,公司储能业绩累计已突破7.0GWh。

“产业发展始终是‘双向奔赴’的。政策永远不是解决行业发展的根本手段,完全依赖政策扶持的产业也走不长。”而对于工商业储能,秦伟表示,工商业储能雷声大、雨点小,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1电工时代作为一家集储能项目的建设运维、储能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于一体的企业,储能场景多、储能产品广。您认为其中哪一领域为公司的传统优势?哪一领域又为公司当前所较为看重的新兴市场?

 

电工时代原本是国网公司的下属企业,从21年改革到今年9月25日其实也才两年的时间。

我们从一开始做储能的初衷实际建立在电力保供的角度,作为电网的临时备用电源,发挥调峰、黑启动、临时供电、改善电能质量等功能,而不是当前我们所熟知的解决新能源并网消纳问题。

2018、2019年开始做储能的时候,我们还主要是在江苏解决夏/冬季调峰支撑不足的问题,顺便为某些区域解决新能源消纳、黑启动电源。当时“双碳”目标还未提出,新能源装机增长、新能源发电消纳还没有如此迫切。

我们集团已经为电网服务超过65年,电工时代的优势,主要还是对于传统电力系统的深刻了解,对电力安全保供重要性的高度认识,对电力装备质量标准的严格要求。

我们必须看到,无论是电源侧、用户侧,储能归根结底是为电力系统服务的,不能以一种全社会普遍需求的简单产品的角度,去简单定位产品的技术标准。

储能既不是基础科学,也不是一门理论性的科学,而是一项面向应用的系统科学。

我们必须将它放在场景中审视,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它会受到什么样的技术考验、怎么最大化发挥它的技术和经济价值?

从这样的角度来确定哪种技术路线更合适,看它如何协调稳定系统,并研究它的安全问题,最终延伸到产品层级的质量问题。

事实上,尽管质量问题是一个产品的根本,但它仍然是由前几个问题所催生出来的,因为储能产品最终面对的仍然是具体场景的应用考验。

产品质量再提升,做得再坚强可靠,哪怕是做成钢铁一般坚强,如果放在一个系统当中并不适用,那么它看上去再安全、再优质也无济于事。

就像汽油、电动的动力体系发展再好,在军用等一些特殊应用场景中,依旧不能完全替代柴油动力体系,这就是“应用性”所需要的技术和产品研究,用户是产品质量的唯一裁判。

因而,在讲究应用科学的储能领域,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始终建立在对电力系统的深刻了解、对电力安全保供重要性的高度认识、对电力装备质量标准的严格要求上,这也就是电工时代的优势所在。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提出了“四全”发展的理念。

第一个“全”,是全技术路线。电工时代针对各条技术路线展开布局,现在是电化学储能,也在开展钠离子、液流、压缩空气、飞轮、熔盐储热等技术研究和产品储备。

第二个“全”,是全应用场景。站在应用需求的角度,我们努力尝试研究和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场景的需求。

第三个“全”,是全产业链条。只有产业链条齐全,才能够保证产品的每一部分都不会出现明显的短板效应,拖累整个产品的实际效能。

第四个“全”,是全商业模式。我们要为客户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模式,经营性租赁、合同能源管理能做,总包服务、系统集成、技术咨询和运维服务也能做,这样才能为我们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我们的未来发展肯定还是围绕这四个“全”,更进一步做到服务能力的“强”“延”“补”。

当然,对于新领域的开发并不是没有限度的,延展一定建立在具有相关性的基础之上。做企业还是要聚焦核心业务、主责主业,不能头脑一热就去做,这也是对国有企业发展和功能定位的要求。

就新兴市场来看,我们目前比较关注未来储能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运维上。比如在日常运维之外,产品到期后的延寿使用、梯次利用或回收处理。

当前,储能的“数据孤岛”特点比较突出,尽管EMS、PCS、BMS、消防等大量监测和运行数据,但这些数据还未充分连接打通、数据价值未充分挖掘利用。

如果我们能够实现对电池原材料、核心部件或整机设备、系统组装全流程的生产和检验数据,再到系统现场运行维护数据的全面准确掌握。

我们就能够较为准确地发挥每一个核心设备的性能价值,尽可能避免木桶效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努力实现每一个核心设备运行寿命的准确预测,将其价值利用发挥到最大。

通过大数据管理的模式,充分研究并找到各系统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优化影响系统效率、安全、寿命的最主要因素,既保障了安全性、又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其价值利用,这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

2当前,不少储能企业表现出垂直一体化的趋势,许多头部公司都在补齐包括电芯、PCS、系统集成、智慧管理系统等在内的全栈能力,这其中自然有降本、提高适配度等诸多好处。

 

您刚才也提到电工时代要做到全产业链条,这是否代表储能行业及企业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强者恒强”的局面是否仍将持续,一家企业包揽各个环节的情况会出现吗?

我认为不会,如果真的有企业希望只靠自己做到这一点,其实是把路走窄了。

我所谓的全产业链条,并不是说一定要亲自拥有每一个环节,而是在聚焦主责主业、专业发展的情况下,以供应链思维打造的一种健康的产业生态。

国内某家电国际巨头,国际业务占比接近50%,他们的质量信条里面有一条“善待供应商就是善待自己”,这也是我想表达的一部分意思。

一家企业总有自己所不擅长的,我们一定会在某些环节做不强做不大,甚至不必自己去做,但一定要培育一个长期稳定的合作对象。

这种生态的构建可能是合资合作,也可能仅仅是建设长期稳定的供应链,找到无论对产品的认知还是价值取向都较为一致的合作方,而且这种战略合作一定要是长期深度绑定的。

尽管现在也有很多企业去进行垂直一体化的布局,但这仍然是有限的。社会化专业分工自有其存在的道理,真正希望垄断一切的企业,只会在各个环节将自己置于更多竞争企业的对立面,在细分领域举步维艰,在综合领域全而不强,甚至全而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储能行业的特性决定了我们不能仅站在降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储能产业的各个环节均有其各自的价值体现,并非凭借绝对的“统一”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我们要做的是站在提升系统能力的角度去发挥自己的价值,实现成本合理、性价比最高。

以热管理为例,直接考虑的并不是怎么把空调或液冷机组的成本降下来,而是在热仿真、热设计、热管理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实现应用环境需求、客户需求、安全管理需求的温控水平,在这个前提下,将空调或液冷机组的配置做到最优,进一步将成本控制做到最优。

看似两种气候类似的应用环境,微气象的不显眼差异,都可能影响我们产品的表面工艺、温控设计、结构设计、部件选型等。

举个意想不到的小案例,我们曾经遇到,在同一个场站里面,因为周围遮挡物的差别,导致两个储能单元的热管理水平差异巨大,最终调整热结构设计、热管理设备选型才解决问题。

我长期从事电力装备制造行业,始终认为电力行业市场,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安全和质量,其次是技术先进性,最终才是成本。没有安全和质量保证的降成本,永远是站不住脚的。

就我个人而言,也并不担忧未来真的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方面,储能市场足够大,不会赢家通吃;另一方面,这样的企业早晚会在商业竞争中面临淘汰。

更重要的是,在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能源安全保供的问题上,试图采取非常规手段垄断市场的企业,绝不符合社会和行业主流的利益与价值取向。

而作为国有企业,我们始终对能源安全有着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

3当前,工商业储能好像在一夜之间突然成为行业瞩目的焦点,您如何理解工商业储能的火爆一时?对于这一领域的前景和实际市场需求如何看待?

 

国内的工商业储能,总体来说,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从今年开始,不少发电企业,开始以框架采购的方式进行招标。一方面通过更大采购规模压降成本;另一方面根据需求差异选择成本差异的产品,其次便于统一管理和运维。

框架采购,每次入围的企业数量有限,不同的框采还有重复入选的企业,能拿到订单的企业数量势必减少。

大家都要生存。当大储逐渐聚焦在几个龙头企业,中小企业仍然要继续生存下去,只能努力开辟新的赛道。向终端客户延伸做工商业储能,为不少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差异化发展机会。

而工商业储能之所以会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点,中国当前的电力现货市场仍不成熟,电价差、电力交易模式都不足以支撑工商业储能获得太大的回报。

第二点,国内企业对于不太容易用经济指标量化的收益,认可程度较低,对储能价值的共识很难达成。

在海外市场,工商业储能可能仅仅发挥保障不停电以维持产线连续运营,解决电压波动或停电隐患等问题,帮企业降低一部分质量损失,这些成本压降都是可以计算在电站运行收益里面的。

但是在国内市场,企业对于附加的价值创造敏感度很低,“省钱不等于挣钱”的观点比较普遍。

有些企业也会只看中当前的利益,或者要求短期内利益最大化,觉得花钱配置储能降低能源成本,不如去投资扩大再生产或投资其他产业来的更快更直接。

甚至有些企业因为储能电站的并网调试需要停产一段时间,不愿意中断生产于是项目作罢。

第三点,从实际运行的经济效益来看,储能的收益回报远不止市场不成熟的问题。

有些地方看上去电价差很高,然而独立的第三方售电公司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已十分普遍,有时看电价政策能达到七八毛钱的电价差,但实际电价差可能也就三四毛钱,储能电站的投资回报率是很低的。

工商业储能目前还处于一个市场培育的阶段:

一是随着碳交易市场的不断建设成熟,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碳排放的成本,才能意识并感受到能源降本的压力,从事国际业务较多的企业可能会更早感受到这种压力。

二是电力市场交易的不断建设成熟,推动电价的完全市场化。

三是企业对储能降低用电成本以外的价值认可度不断提高,比如保证供电质量降低残次品率、保证供电可靠性减少停产时间和降低残次品率等等。

现有的许多工商业储能项目落地的周期都很漫长,半年、一年甚至两三年不落地的情况比比皆是。现货市场尚不成熟、难以达成一致共识、投资回报不及预期,工商业储能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4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经济效益,山东在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进程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作为本地储能龙头企业,您怎么看待山东的储能市场空间及未来发展?目前仍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知道,为什么山东会走在前面?

一方面,山东的能源供给结构决定了它必须要挑这个大梁。山东省当前仍以火电装机为主,无论从装机规模还是全社会用电总量来讲,火电都还扛着大旗,这使得山东实现“双碳”目标的压力确实很大。

另一方面,从山东的工业结构来看,高耗能企业居多。从单位GDP能耗来看,山东的GDP落后于江苏、广东,但它单位GDP消耗的标准煤却远高于广东、江苏的水平。

不管怎么说,山东的工业结构不可能发生大的改变,只能是大规模地去发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抽水蓄能、核能等。

此外,山东还是特高压受端大省。提高西北、东北地区新能源发电的送入比例,可以降低对火电的依赖程度,但也存在供给与需求时间不对称、功率不匹配的问题。

如何实现特高压的送出和消纳的最佳匹配,也是未来必须解决的问题。

无论是新能源发展还是特高压送电,都存在空间、时间的匹配问题,都存在电源突然消失的问题,也都存在供应不能完全控制的问题。

这就意味着,储能都有可以发挥的调剂空间。当然不仅限于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熔盐蓄热等储能形式,未来可能还有更先进、更经济的其他储能技术出现。

山东省的能源、工业结构,从根本上决定山东具备较为齐全的储能场景与极高的储能需求,也是最佳的储能技术和政策实践的试验场。

从政策的角度来说,我想也还是有提升的空间,原因在于产业发展始终是“双向奔赴”的。政策永远不是解决产业发展的根本手段,完全依赖政策扶持的产业也走不长。

正如当年的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一旦拿掉补贴就倒下了一大片企业,这也是山东希望规避的。虽然提供政策支撑,但该交给市场的还是要交给市场,而且交给市场的过渡时间越短越好。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山东新能源可以租赁储能,但具体租金需要供需双方自主谈判。

另一方面,储能如何利用、利用多长时间,也不做强制要求。而是通过储能电站的设备好坏、响应快慢、效率高低等技术评价和监督的角度,评判储能电站是否可用、可用能力,通过储能电站作为独立交易主体参与电力现货交易,评判储能电站何时可用、可用多少。

5山东日前提出全国首个配建储能转独立储能的试点文件。近来,也接连有专家、院士对新能源配储的实际作用、必要性提出意见,相关讨论由来已久,大有渐向独立储能的发展苗头。您对这一问题如何看待?

对于储能行业的未来发展,我们还是要辩证地看。

对于行业发展,可以做分析,但没有什么预言家。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一两个月时间,行业都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

根据当前的应用需求和应用场景,以及未来的发展,新能源配储发挥作用将越来越小、需求也越来越少,走向大规模电网侧独立储能将是发展趋势。

从电网的角度来看,是直接接受电网下达的调度指令,还是间接服务电网,仅仅是这样的区别,也就是一个调度层级、通讯逻辑的问题。

我认为唯一值得区别的,是它们对于电网的支撑能力大小,这才是最值得关注的。如果非要把储能进行一下类型区分,我认为可以从服务的客户类型进行区分,新能源配储主要服务电网,独立储能既有服务电网也有服务终端用户,因此可以将储能分为电网侧储能和工商业储能。

服务于终端用户,就要为客户提供备用电源、改善供电质量、峰谷价差获利等;服务于电网,则要起到电能质量治理、新能源消纳、移峰填谷、黑启动电源等作用。

从未来发展来看,我认为电网公司作为重要力量,将深度参与到储能电站的规划、建设和利用中去。青海省组织实施的“四个统一”发展模式,也值得很多地方差异化地学习借鉴。

最后,呼吁大家走出一个误区。新能源强制配储本质上是为了解决新能源接入对电网带来的冲击问题。

在没有健全的电力现货交易和碳交易的市场背景下,当前的政策引导是为了帮助新能源投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消化掉因为配储额外增加的成本,保障纯粹的新能源发电部分的合理收益。

如果希望储能电站拥有和新能源发电相同水平的投资收益,纯粹依靠政策补贴、成本压降都是无法实现的。

让我们共同努力,从需求、技术、市场、政策等多方发力,共同推动储能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为我国早日实现“双碳”目标,贡献行业力量。

新闻介绍:

近些时日,最为储能行业热议的两个话题,莫过于工商业储能与新能源配储。今年以来,工商业储能即将迅速崛起的声音此起彼伏,各家储能企业争先恐后展开布局,赛道一时拥挤不堪。据《20

责任编辑:liuyazhen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