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全球储能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3-12-04 03:18:02

双碳背景下,全球储能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国、北美和欧洲成为全球新型储能的主要市场,占据了超八成的市场份额。其中,中国新型储能市场在2022年全面爆发,以功率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在全球市场中占比超过1/3。

  步入2023年,随着国内储能市场陷入“严重内卷”,以及欧洲户储市场降温,更多专注国内市场或者单一海外市场的中国储能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大的全球市场,并积极开拓中美欧以外的澳洲、日本、东南亚、中东、非洲市场。

  “风光”汹涌,储能可期

  11月30日至12月12日,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简称COP28)在阿联酋迪拜举行。就在不久前的11月2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23年排放差距报告:打破纪录——气温创下新高,世界未能到达减排目标》。COP28主席国提出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

  彭博新能源财经随后发布的报告指出,按照联合国气候大会的设想,如果全球要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那么在2030年前的短期目标是实现全部可再生能源装机11TW,其中太阳能发电约5800GW,风电约3300GW,水电约1400GW。

  此前,中国、美国、欧洲、印度、沙特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宣布了到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装机规划。其中,中国、美国、欧洲规划到2030年风光总装机分别达到1.2~1.6TWh、0.8~1.1TW、0.8~0.9TW。

  随着风光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全球储能市场规模也在同步持续扩大。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2023年下半年储能市场展望》报告预测,到2030年底,全球累计部署的储能系统容量将达到1.877TWh,装机容量将达到650GW。DNV公司则在其年度能源转型展望报告中预测,到2030年,仅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储能容量就将达到1.6TWh。

  高工产研(GGII)此前也预计,到2030年,中国、美国、欧洲三大主要市场表前储能累计装机将达到1.64TWh。

  而随着《2023年排放差距报告:打破纪录——气温创下新高,世界未能到达减排目标》报告的发布,全球新能源装机步伐或将进一步提速。

  全球市场,风云变幻

 

  中国、北美和欧洲已成为全球新型储能的主要市场,在全球储能市场中累计占比超过80%。

  2022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投运规模突破20GW,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占比超1/3。水规总院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2》提到,2022年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规模约7GW,累计装机规模约13.1GW/27.1GWh。基于政策和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以及相对完整、成熟的锂电池产业链保障供应,2022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远超预期,以功率计的新增和累计装机规模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2023年,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在新能源配储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新型储能装机量持续攀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超过17.33GW/35.80GWh。2023年1月至6月,新投运装机约8.63GW/17.72GWh,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容量总和。

  同时据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调研统计,2023Q1-Q3中国储能锂电池累计出货量127GWh,全年出货量预期至180GWh,同比增长约38.5%。

  2022年以前,美国是全球最大、增速最快的储能市场。美国电力供应商之间协调较差,储能具有调节实用价值,大储成为最主要的储能形式,具备较好的经济性。2022年,美国储能新增装机量达到12.12GWh。受供应链中断等因素影响,2022年全美有7GW以上储能项目推迟或取消,装机受到一定压制。

  2023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美国《通胀剥削法案》中,针对5度电以上储能系统,给予最高30%投资退税减免(ITC),且对于搭载在美国本土制造的电池的储能系统,将给予10%投资税收抵免,这促使美国表前表后均迎来增长机遇期。截至2023年Q3,美国累计储能装机量已达14.69GW。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美国在Q2取得了创纪录的大型储能装机成绩,但Q3的新增装机量仅为预期的一半,主要原因仍是一些大型储能项目的并网延迟。不过,总体而言,在政策疏导、补贴细则确定、成本下降等有利因素推动下,美国大储需求仍然旺盛,项目申请量屡创新高。

  中国、美国市场都以表前储能为主,欧洲市场则以用户侧储能为主,主要需求来源于解决家庭用电问题。根据欧洲储能协会(EASE)统计,2022年欧洲实现储能装机4.5GW,同比增长80.9%,其中大储及工商业储能约2GW,户储约2.5GW。

  该机构还预计,2023年欧洲大储新增装机超过3.5GW,同比增速或达到75%。不过,户储方面,2023年第二季度,欧洲市场的户储系统出货明显减缓趋势,比利时和西班牙同比降幅达60%,意大利下降超过40%。且从多家户储企业发布的三季报来看,海外户储库存出清或将持续全年。

  日本市场储能整体装机规模在国家中仅次于中国、美国。日本人均用电量是亚太地区平均水平的两倍,储能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用户侧,以户储为主。2022年,日本户储装机仅次于德国、美国,在国家中排名全球第三。此外,日本还希望成为亚太地区最有前途的电网规模储能市场之一。

  澳洲市场呈现出户用电池储能和大规模储能并驾齐驱的发展趋势,2022年澳大利亚实现储能装机1.07GWh,户储占比近一半。澳大利亚同时还拥有可观的储能储备项目,已经部署的储能项目总装机容量超过40GW,位居全球电池储能市场前列。

  此外,中东、中亚、非洲、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中,结合柴油发电替代需求,储能正在成为一种“新基建”,市场需求日渐提升。

  在北非及中东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已初具规模。截至2022年底,约旦在运营的的光伏和风力发电约为2.4GW(占比34%),摩洛哥光伏风电发电占比为33%,埃及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在建项目为10GW,沙特红海地区的可再生能源规划中储能装机计划达到了1.3GWh。

  东盟国家的电网许多都分散在岛屿上,并网程度较低,储能在消纳太阳能、风能的同时,还能在保持电网稳定方面的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在越南、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储能市场的增长也非常迅猛。

  此外,非洲大陆一直面临也面临电力短缺问题,鹏辉能源、德业股份、平高电气、晶科能源、博力威等企业已积极布局南非市场,晶科能源也宣布将为尼日利亚SOLARMATE工程有限公司提供4.82MWh地面电站液冷储能系统产品SunTera。

  其中,南非作为非洲第二大经济体,已持续多年面临电力危机,其电池储能市场有望未来十年内快速增长。世界银行报告显示,预计南非电池存储市场将从2020年的270MWh增长至2030年的9700MWh,在最佳情况下将有望增长至15000MWh。不过,今年南非储能市场将迎来暖冬,且高库存影响出货,相关企业盈利阶段性承压。

  在南美洲,预计巴西将占据主导地位,其特点是住宅以及工业和商业部门的能源需求增加。玻利维亚、哥伦比亚由于资源禀赋有数,也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以抽水蓄能为主的阿根廷也在考虑基于电池的公用事业规模存储系统。

  在去年3月,科陆电子公告称拿下南美洲485MWh南美储能项目,该项目为南美洲当时最大的电池储能项目,已于2023年上半年交付。

 

中国企业,迈向全球

 

在全球储能市场中,中国企业、美系企业、日韩企业、欧洲企业以及其他各地区的本土企业正在争相竞逐。

  特斯拉、Fluence、Powin、Wärtsilä、ABS、Discover、Generac、SMA、Sonnen、SolarEdge、Enphase等美国、欧洲集成商一般以品牌商的角色出现在储能市场,中国企业主要作为供应商为其提供材料、电芯、逆变器等设备产品,或者为其集成代工,直接竞争对手一般是日韩企业以及当地本土设备企业。

  据高工储能此前不完全统计,2023年至今,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海辰储能、蜂巢能源、远景动力、阳光电源、瑞浦兰钧、鹏辉能源、阿特斯等头部储能企业已斩获海外订单(含框架协议)超过了150GWh。

  同时,头部中国企业也在不断向品牌商靠近,尤其是在相对门槛更低的户用储能市场,与全球企业正面交锋。如派能科技此前曾为欧洲最大的储能系统集成商Sonnen的代工,目前已成为全球户用储能龙头。

  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市场格局也在发生巨变。海外机构数据显示,阳光电源(16%)、Fluence(14%)、特斯拉(14%)、华为(9%)、比亚迪(9%)分别为2022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BESS)集成商出货排名前五。其中,阳光电源以16%的全球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摘得全球储能系统桂冠。

  无论国内还是海外,宁德时代也在积极向集成商的角色靠近。11月7日,宁德时代也与国际能源投资商昆布鲁克(Quinbrook)签署了10GWh+的全球固定储能系统供应协议,Quinbrook未来五年内在美国、英国和澳洲等地运营的大型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项目。此前9月,西澳大利亚州政府宣布已与宁德时代签署合同,宁德时代将为Kwinana电池二期项目和Collie电池项目提供集装箱式液冷电池系统。

  对在国内市场“卷生卷死”的储能企业来说,出海似乎已成为必选项。不过,出海也并不如想象中美好,在海外,各国认证标准、出国参展、团队搭建、工厂建设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这对部分处于盈利边缘的储能企业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短期内,在中国、北美和欧洲储能市场仍将占据主导地位的背景下,部分具有竞争优势的中国、美国、欧洲企业分别立足各自市场,并凭借本土政策扶持,仍将取得大幅增长。长期来看,中国企业能否凭借供应链优势,突破欧美地区保护政策限制,落地全球化产能,并在与各国企业的角逐中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与品牌,仍旧任重道远。

新闻介绍:

双碳背景下,全球储能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国、北美和欧洲成为全球新型储能的主要市场,占据了超八成的市场份额。其中,中国新型储能市场在2022年全面爆发,以功率计超过美国成为全

责任编辑:panwang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