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型储能备受关注。根据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成为重要发展方向。预计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储能产业发展有着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国范围内共有50余家储能企业发布新产品,数量超60项。2023年至今,全国涉及储能产业注册企业已超5万家。
虽然储能发展持续蓬勃向上,且成绩斐然,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个行业仍然很“新”,仍需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趋势,以推动产业变革进一步升级。
2023年以来,已有多位行业专家针对储能的创新发展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并给出建议。按照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苏波的说法,储能行业要实现更好发展,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强下一代电池等储能领域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核心技术攻关是储能创新重中之重
核心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温枢刚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注重创新引领,要持续加大储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他举例介绍了华能集团的几项成果,比如针对百兆瓦级独立储能技术,自主研发1500伏电压等级的储能变流器和能量管理系统,在华能黄台和莱芜电厂100兆瓦,200兆瓦时独立储能电站中成功应用;针对高压直挂储能系统技术,研制出全球单机功率最大的35千伏高压直挂储能系统,在华能上都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实现满功率运行等。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傅振邦曾表示公司坚持原创技术系统集成耦合协同技术路线,成功研制22兆瓦飞轮储能项目,并在国人零五电厂示范应用且运行良好。
傅振邦直言,这是单晶单体和总能量世界最大的飞轮储能,首次应用在我国新能源比例大且增长最快的宁夏区域电力系统示范意义重大,为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性、经济性、灵活性、多目标协同优化提供了创新方案。
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融合物理学、化学、冶金学、材料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交叉创新,开发出基于火法冶金和高温金属膜分离的一步法高效绿色提取高值金属资源的工艺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钟发平表示,该创新方案不仅能够突破上游开采端的资源依赖瓶颈,还可以解决末端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高成本和资源回收率低的行业痛点。
模式创新,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更深层次融合
创新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同样要着眼于产品、服务以及整个产业链。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海良公开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储能企业要坚持把创新摆在首位,全面推进新型储能领域战略性、革命性的技术变革,同时大力强化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泓谈到,在电池解决方案上,要实现真正新的电池技术,需要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设备、材料体系的创新,以及解决方案的创新。
欧盟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金华在一次讲话中表示,着眼于行业长久未来,必须从技术、标准、管理等多方入手,协同创新,提升电化学储能安全水平,保障电化学储能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无独有偶。钟发平也表示,电化学储能产业需要在储能材料、电芯设计和制造、储能系统集成和安全管理等多个领域和方向持续开展跨学科协同创新,产学研用融会贯通,以高屋建瓴进行顶层设计和强势联合,实现破局。
市场引导创新
创新需要有据可依,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以行业趋势为方向,创新才能够发挥更大价值。
温枢刚建议,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配储能,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各类主体投资建设,鼓励新能源基地集中配置储能,同时,加快建立“新能源+储能”一体化调度机制,推动新型储能产业科技创新。
在近日的一场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夏清在谈到价格机制时表示,技术、机制、商业模式三大创新的核心是机制创新。
他认为,只有合理的机制才能使得技术创造的价值得到认可与补偿,也只有机制创新才能孕育新的商业模式。
施耐德电气能源管理滴液业务行业应用与创新负责人梁超在一次媒体采访中介绍,施耐德电气能够首创融合开关概念,就是基于市场需求,将隔离开关、熔断器、接触器三个元器件“缩编”为两个,并实现同样的功能,“以此解决传统接触器在大电流情况下易出现粘连的安全隐患问题。”
海辰储能联合创始人、总裁王鹏程认为,当下的储能发展应该以市场需求来反向引导创新,将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市场发展的“最大增量”。
一方面,储能市场的需求基数逐步加大,增速依然较快;另一方面,中国的市场很大,世界市场需求更大,在全球化视角下,以应用场景拓展、商业模式创新为导向,迎来一个真正的全球储能、全业储能、全户储能的全面储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