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展如火如荼,伴随着新能源一起迎来大发展的还有抽水蓄能。
2023年12月,国家电网又成立了多家新公司,总投资金额达到70.74亿元。
这些新公司分别分布在甘肃、山西、山东、安徽,都是抽水蓄能公司,经营业务都包含发电、输电、供(配)电等业务。
01 国家电网发力抽水蓄能
这些新公司分别是甘肃酒泉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国网新源(山西)绛县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国网新源(枣庄)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国网新源(岳西)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这几个新公司合计投资70.74亿元。
细数起来,自2023年开始,国家电网就已经成立了多个抽水蓄能公司,他们分别分布在辽宁、河南、浙江、湖南、湖北、重庆、海南。
再加上这四个新公司,国家电网今年以来已经在全国10个省份成立了抽水蓄能公司。
目前为止,国家电网在全国在运的抽水蓄能电站就有超30个。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经营区抽水蓄能电站将迎来建设高峰,预计新投产装机容量超过2700万千瓦,到2025年投产总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
为了更好的经营好这些抽水蓄能电站,国家电网也开始在全国成立众多的新公司。
今年以来,国家电网布局抽水蓄能的步伐明显加快了。
02 抽水蓄能“蹿红”
双碳大目标下,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推动着储能迎来发展高潮。
近年来,各种储能形式也不断的浮现出来。根据储能的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化学储能、物理储能、电磁储能等。
这些形式的储能又细分出很多形式的储能,比如化学储能中的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液流电池等。
按照储能规模的大小,这些储能形式又分成大型和小型。大型的如压缩空气储能和抽水蓄能,小型的如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储能。
近年来,市场上也有越来越多的储能形式在全国落地,比如四川攀枝花市钒钛高新区100MW/500MWh全钒液流储能电站示范应用项目、山东泰安350MW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项目等。
相比起来,抽水蓄能储能拥有着这些储能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从技术成熟度上来看,抽水蓄能是技术相对更成熟的储能。在上世纪60~80年代,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调峰核电,就建设了较多的抽水蓄能电站。
而且,抽水蓄能能量转换效率一般在70%以上。一些其他形式的储能其转化效率通常低于50%。
从规模来看,抽水蓄能可以存储大量的能量,一般可达几百万千瓦,能够满足大规模、长时间的能源需求。
从经济性来看,虽然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成本较高,但其运行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长期来看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从服役周期来看,一个抽水蓄能电站往往可以稳定运行几十年,甚至可以更长。
从环境友好度来看,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在发电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符合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抽水蓄能的优势还可以从数据上体现出来。
截止2021年底,我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量为46.1GW,其中抽水储能占比为86.3%,电化学储能占比为9.2%。而在全球的储能装机占比中,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的占比基本也是八二分。
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抽水蓄能已经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关键要素,在调整电力系统和促进能源转型方面发挥的作用越发凸显。
据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数据,截至2023年12月中旬,全国在运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达到5064万千瓦,核准在建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超1.58亿千瓦。
03 万亿级市场
能源转型大趋势下,我国新能源装机量屡创新高。截至2023年12月21日,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4.5亿千瓦,从装机量上已经超过火电。
随着我国加快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的发展,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陆续建设、并网发电,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还将再创新高。
在这一前提下,大力发展储能尤其是抽水蓄能也成为保障能源安全和促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四五”再翻一番,达到1.2亿千瓦左右;到2035年,形成满足新能源高比例大规模发展需求的,技术先进、管理优质、国际竞争力强的抽水蓄能现代化产业,培育形成一批抽水蓄能大型骨干企业。
为了促进抽水蓄能的发展,国家发改委在《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中提出坚持并优化抽水蓄能两部制电价政策,逐步推动抽水蓄能电站进入市场。这个文件为抽水蓄能的发展打开了更大的盈利空间。
政策的带动加上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促使抽数蓄能逐步升温,国内各地方也纷纷提出各自的抽水蓄能目标。
目前,广东、河南、吉林、贵州、内蒙古等十余个省区已确定抽水蓄能装机目标。
除此之外,其他省份也开始了布局抽水蓄能的步伐。资料显示全国有26个省份布局了抽水蓄能项目。
据统计,2023年,我国有239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更新了动态,规模超316.735GW,总投资超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