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降价还是出海 储能下半场 中国是否能继续引领储能发展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4-02-22 01:39:21

中国新型储能呈现高速发展之势,2022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规模达7.3 GW/15.9 GWh,创历史新高,功率规模同比增长2倍,能量规模同比增长2.8倍,这也是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第一。到2030年,中国的年度新增装机有望增至38GW。

据CNESA数据,2023年中国储能电池签约采购规模 Top10 企业为:宁德时代、海辰储能、瑞浦兰钧、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比亚迪储能、鹏辉能源、兰钧新能源、青岛力神、楚能。

储能技术是实现零净排放未来的最重要推动力之一,中国已投入巨资引领储能技术发展。中国引领了从光伏、风电到电池等清洁技术的大多数部署,中国是否将会继续引领储能技术发展?

不可否认,中国在推动现有储能技术的规模化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但在海外本土化政策的支持下,非中国厂商也在努力扩张。中国是否将继续获得市场份额并成功拓展海外市场?中国在下一代储能技术的未来开发中又表现如何?下游需求支撑是否足以让储能厂商继续进行技术开发和扩张?

其实,中国的储能企业正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其中包括国内市场利润下滑、出口壁垒上升、竞争格局日趋激烈、替代技术不断涌现等。储能公司针对这些挑战的主要策略是什么?企业如何在本地和全球范围内实现持续盈利?

国轩高科

作为最早进入资本市场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之一,国轩高科于2016年9月正式成立储能事业部进入储能领域,“做大储能”是国轩高科经营战略之一。

2022年,国轩高科的储能业务同比增长了186.49%。2023年,国轩高科加快了全球布局的步伐,海外市场开拓取得显著成效,其储能电池业务在海外市场实现了大规模交付,收入快速增长,直接推动了公司整体利润的改善。

但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3年9月底,国轩高科的负债总额为618.77亿元,资产负债率70.79%。

国轩高科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在电芯价格下降的压力下仍能保持盈利能力,并实现扣非净利润的扭亏为盈。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近期表示,2023年海外营收首次超过10亿美元。

科陆电子

2018年、2019年,因担保暴雷、资产减值等事项,科陆电子两年合计亏损约36亿元,一把亏掉过去数十年的全部净利润。

2022年,科陆电子的智能电网/储能业务/能源综合服务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23/6.94/2.7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197%/-13%,其中智能电网+储能业务的营收占比提升至91%。业绩的回升离不开其“聚焦智能电网+储能两大主业”的战略调整,发展状况有所好转。

在2023年第三季度,在美的集团正式入主之后实现当季扭亏为盈,并且在2023年10月,科陆电子再次获取了北美437MW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大单。

面对波澜起伏的市场,或许有的企业在面对困境时选择放慢速度,保持紧跟不掉队,有的企业在风浪来临之时,反而迎难而上,挤进了第一梯队,剩下跟不上的企业们自然是顺应了优胜劣汰的亘古法则。

产能过剩、技术竞争、市场分割、价格战、政策适应性等等,都是压在储能企业头上的一座座大山,企业唯有不断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中国除了是“基建狂魔”,更可以是“制造狂魔”、“科技狂魔”、“电商狂魔”、“高铁狂魔”,相信“能源狂魔”称号指日可待。

新闻介绍:

中国新型储能呈现高速发展之势,2022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规模达7.3 GW/15.9 GWh,创历史新高,功率规模同比增长2倍,能量规模同比增长2.8倍,这也是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第一。到2030年,中国的年度新增装机有望增至38GW。

责任编辑:caoyang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