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储能相关要点汇总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4-03-05 09:25:10

3月5日上午9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能源资源供应稳定。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全年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

一年来,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

对于2024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深化电力、油气、铁路和综合运输体系等改革,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体制机制。

在2024工作任务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加快重点领域节能节水改造。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延伸

关于“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已成为推动能源转型、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分布式能源,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能源供应模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加清洁、高效、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

分布式能源,通常指的是在用户端就近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这种能源开发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减少能源在长途传输中的损耗,还能降低对大型集中式能源设施的依赖,从而增强能源供应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推动分布式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具有显著作用。以太阳能为例,通过在用户端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可以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仅减少了化石能源的消耗,还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分布式能源的开发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

关于“发展新型储能”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能为主要形式的储能技术及产品,以新型电池等蓄能产品为本体,辅以电源管理芯片、电力电子模块等。

与抽水蓄能相比,锂电池储能具有系统效率高、响应速度快、选址灵活性大、建设难度低、建设周期短等特点,但安全性要求较高。

近年来,以锂电池储能为代表的新型储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等优势使得它在便携式储能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锂电池储能系统也逐渐向大规模储能领域拓展。

近年来,政策持续加码新型储能。除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外,还有 2023年1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做好新型储能并网服务,电网企业及电力调度机构应公平无歧视地向新型储能项目业主提供电网接入服务,保障新型储能电站安全高效并网,从而提升储能总体利用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回顾2023年,我国储能行业发展取得瞩目成绩。 2023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提前完成2025装机目标。

此外,从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来看,56个项目中混合储能独占7个席位。新型储能的发展,混合储能的趋势渐显。具体分析可查看《多元储能,爆发前夜!》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两会期间,储能产业链的人大代表也积极为储能发声。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近日指出,构建以抽水蓄能、新型储能为主,电动汽车等其他多种储能形式为辅的综合性储能系统。为大规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形成有力支撑,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打造,推进低碳中国进程。

针对目前新能源项目配储存在的储能利用率不高、调度可靠性差;当前共享/独立储能电站的盈利渠道受限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建议,可通过出台全国性政策,鼓励新能源企业租赁由独立第三方建设的储能电站容量;拓宽共享/独立储能电站的盈利渠道;探索建立容量市场,从而推动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新闻介绍:

3月5日上午9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责任编辑:caoyang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