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新型储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会后,随着储能产业价值得到重视,各省也纷纷制定储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据碳索储能网梳理,近一个月来,包括四川、云南、湖南在内的省份便发布了聚焦储能产业发展的规划或行动方案。
从三省披露的规划内容看,各省不仅关注全产业链、产业集群以及创新发展,也提出了清晰的产业发展目标。
比如,湖南工信厅近期印发《湖南省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文件明确,要牢牢把握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以巩固和提升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全产业链优势为主线,以加快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及新一代储能材料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为主导,聚力抓源头、强支柱、优要素,深入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具有湖南特色和优势的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体系。
文件提出,要聚焦“先进储能材料—电芯电池制造—终端应用集成—电池回收利用”,打造“四位一体”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体系,做优先进储能材料、做强电芯电池制造、做精终端应用集成、做好电池回收利用;要构建“一核一极三辅”空间布局,做强长株潭核心引领区,做大郴州新兴增长极,建设常德、岳阳、永州三个产业配套区;要开展创新能力提升行动,矿产资源固基行动,强链补链攻坚行动,产业主体育优行动,场景应用拓展行动,要素保障赋能行动,推动湖南锂电池及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件要求,行动期内全产业链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2026年突破1500亿元。争取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一代储能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地;培育形成1-2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新增2-3家百亿级企业、5-8家十亿级企业;培育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
再比如,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能源局近期印发的《云南省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5年)》,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近期出台全国首个《促进钒电池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其中,云南省实施方案明确,要坚持统筹规划,多元协同;市场主导,示范先行;创新引领,融合发展;立足安全,规范管理的发展要求,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储能场景应用。
此外,云南省施方案还强调将支持创新、协同推进产业链发展;完善包括电力市场参与机制,共享和调度运行机制,项目激励机制等在内的政策机制。
在碳索储能网看来,四川省发布的全钒电池储能实施方案要比湖南、四川两省的切口小。其明确依托本省水电、钒矿资源优势,围绕政策支撑、试点示范、韧链强群、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快打造国内领先的钒电池储能产业基地。
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曾将中国经济的发展经验概括为县域竞争。在他看来,县与县之间在土地的利用上展开的竞争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聚焦新型储能产业,湖南、云南以及四川制定的产业发展方案,某种意义上可视作县域竞争的新实践。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各省都在围绕储能产业做文章之际,也需思考这样做是否会导致重复造轮子的尴尬?
据财经杂志,2023年11月底,第十届G20—锂电峰会深圳公报曾发出警告称,2023年以来,国内动力电池平均产能利用率不足60%,储能电池产能利用率不足55%。
与此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为进一步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管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行业发展变化、技术升级趋势和有关工作部署,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拟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对于准备大干一番的地方来说,他们显然需要警惕上述问题。长远看,因地制宜推动储能高质量发展不是按图索骥,各地在出台规划后还需要科学引导,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