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媒体视线 | 从智能制造到市场,光储融合“实力派”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碳索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4-07-05 02:09:39

2024年,光伏行业依然“高热”,随着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行,经济性不断提升,光伏装机需求持续高增;与此同时,光伏行业也在面临着阵痛中破茧成蝶的重要转换期。

在机遇与压力的交织下,日前,光伏行业迎来年度盛会—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从高效光伏组件到智能逆变器,从柔性光伏技术到储能技术,展示了光伏产业链的最新科技成果,为推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众多参展企业中,信光能源以其全面的产品布局和创新技术成为业界的亮点,在逆变器和储能技术方面的战略布局、产品特点以及供应链整合能力得到了广泛认可。

2024 SNEC 信光能源展台现场

01 多场景化产品全面布局

信光能源在逆变器产品领域不断探索与创新,产品多样性体现在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光伏系统和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的逆变器解决方案。多元化产品包括3-350kW光伏逆变器、3.6-50kW混合逆变器、107kWh & 262kWh智能液冷储能系统、全新升级智慧能源管理系统Smart M等。

信光能源产品展示合集

从小巧的户用逆变器到大型的工商业逆变器,信光能源的产品线丰富而全面,可以适应不同功率等级的需求,在高效率、高可靠性方面不断突破,并且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确保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稳定运行,为用户带来持续的收益和安全感。

随着新能源市场发展的不断深入,带动储能市场的需求与活跃,信光能源在储能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同样备受瞩目。其产品不仅在硬件上实现了模块化设计,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安装和维护,而且在软件上,通过搭载自主研发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Smart M”,实现了对储能系统的实时监控和优化控制。

信光能源的研发团队凭借深厚的行业经验,不断在光储技术上进行创新和积累。在材料、工艺和结构设计上持续突破,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能。智能电弧检测功能可在检测到故障时迅速切断,防止火灾;采用薄膜母线电容的PCB板能承受大电流冲击,降低风险;一体化铝压铸成型的产品面板,配以加强筋和三重防水设计,确保产品在各种严苛环境下的稳定运行;储能系统采用先进的液冷散热技术,电芯温差控制在2.1°以内,延长寿命,提升安全性。

02 依托智能制造 供应链全整合 竞逐国内外

作为信濠光电全资子公司,依托母公司信濠光电在消费电子行业的资源优势,信光能源在技术研究、产品品质、智能制造等方面,秉承精湛的“智造基因”,专注于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智能生产。公司研发中心分布于深圳、合肥及德国法兰克福,生产基地设于安徽滁州。同时,信光能源在世界各地,如香港、德国、西班牙等地设立子公司,并在德国和西班牙构建客户服务中心及仓储设施,其全球业务版图广阔。

信光能源智能工厂

信光能源通过实施一体化产品策略,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强大的综合竞争力,产品相互之间实现了无缝对接和协同工作,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信光能源利用智能工厂的先进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构筑数字化、智能化的运营架构。通过智能工具和数字技术,实现生产流程的智能监控、预警、分析与优化,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品质,全面响应客户对成本控制与效益增长的需求。自动化、透明化、可视化和精益化的生产管理,与质量检测、分析、仓储物流形成紧密集成的闭环。智能工厂整合了信息技术、先进制造、自动化、通信及人工智能的精髓,实现信息共享、精准配送和协同作业。

此外,信光能源在供货体系的构建中,致力于持续增强生产灵活性和供应链弹性,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复杂多变的全球化挑战。通过实施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和优化库存控制策略,公司不仅确保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追踪性,还显著提升了响应速度和供货效率。实现与供应商和物流合作伙伴的无缝对接,同时保证产品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信光能源以创新为技术源动力,以智造为质量基石,以一站式服务为产品保障,在技术和产品方面持续创新,在服务和管理方面也积极探索新模式,使得在光储行业中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未来,信光能源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构建绿色、智能、高效的能源体系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闻介绍:

2024年,光伏行业依然“高热”,随着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行,经济性不断提升,光伏装机需求持续高增;与此同时,光伏行业也在面临着阵痛中破茧成蝶的重要转换期。

责任编辑:caoyang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