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德国议会通过了《关于修改能源经济法以避免临时发电过剩的法案草案》(也被称为《太阳能峰值法案》),正式宣布取消负电价时段的光伏并网补贴。
这一政策旨在减少政府开支,并推动可再生能源生产商更直接地参与市场竞争。政府还计划逐步改革补贴机制,转向基于投资成本的补贴,而非固定的上网电价。
负电价通常发生在电力供应过剩的情况下,尤其是当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激增时。2025年初,德国电价在特定时段跌至零以下,持续了4个小时,2024年,德国的负电价时长达468小时,法国和西班牙也分别经历了356小时和247小时的负电价。
取消负电价补贴可能会增加可再生能源生产商的财务风险,因为他们需要根据市场价格波动调整销售策略。这一政策可能会影响未来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尤其是在储能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
储能技术被视为解决负电价问题的关键。通过储能设备,多余的电力可以在需求高峰时释放,从而平衡电力供需,减少电价波动。然而,当前储能技术的成本较高,且大规模应用仍面临技术挑战。
德国政府的目标是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电力产量的8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正在推动电力市场的全面改革,包括引入新的燃气电厂和建立产能机制。这些措施旨在确保电力市场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206/50000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