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详情

海辰储能首度亮相日本国际智慧能源展周,亚太战略布局再添里程碑

来源:海辰储能 HiTHIUM    发布时间:2025-02-22 08:54:15

2月19日-21日,国际智慧能源周展览会(Smart Energy Week 2025)在日本东京盛大开幕。海辰储能惊艳亮相展会,并宣布其日本分公司正式成立。此次展会不仅是海辰储能首次亮相日本市场的重要舞台,更是其全球化战略蓝图中的关键一环。

Smart Energy Week 2025 现场

创新产品矩阵:高能新品闪耀展会

展会现场,海辰储能重点展示了多款创新产品,彰显技术硬实力:

∞Power 6.25MWh 2h/4h 储能系统:基于海辰储能自研∞Pack+全场景大容量储能平台,搭载海辰自主研发的大容量电芯,可灵活适配2h和4h储能需求,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Cell 587Ah & 1175Ah 大容量电芯:超长循环寿命、低衰减率,能够最大化降低度电成本,为客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性。

∞Cell N162Ah钠离子电池:2万次超长循环寿命,同时兼具宽温域、高倍率、高能效、高安全等特性,为极端环境下的电力储能场景应用提供了新的选择。

∞Block 261kWh 储能系统:采用高能量密度设计,结构紧凑,便于运输与快速部署。内置智能BMS管理系统,具备实时监测、多级保护与智能均衡功能,确保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此外,储能柜支持模块化扩展,适用于电网调频、可再生能源并网等多种场景。

∞Power 6.25MWh 2h/4h 储能系统

技术引领:行业洞察分享

作为日本乃至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新能源行业展会之一,本次Smart Energy Week吸引了全球顶尖企业与行业专家。海辰储能在展会中不仅带来了创新产品,还向全球观众分享了储能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实践经验。海辰储能亚太及中东非洲区应用工程总监刘威以“Noise Reduction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in Energy Storage Systems”为题发表演讲,深入解析储能系统降噪技术的创新策略与落地案例,展示了海辰储能在高效、安全、环保储能解决方案上的技术积淀。

刘威表示:“海辰储能的降噪方案并非简单叠加隔音材料,而是从声源控制、传播路径阻断到轻量化集成的系统级创新。此外,我们还提供了符合日本本土运输标准的产品,以确保我们的解决方案能够匹配当地客户的需求。海辰储能致力于与亚太地区的合作伙伴携手共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加友好、高效的解决方案。”

刘威演讲

深耕本土:日本分公司开启长期协作新篇章

展会同期,海辰储能日本分公司开业剪彩仪式隆重举行。海辰绿能董事长鲁承诚、亚太区总经理陈立、售后高级总监边艳青和亚太及中东非洲区应用工程总监刘威共同为新办公室揭幕。该分公司的设立是海辰储能践行“本地化服务、全球化布局”战略的关键一步,标志着海辰储能将更深入地融入亚太市场,为客户提供更加贴近需求的服务与支持。

日本分公司开业剪彩仪式


海辰储能日本分公司的设立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通过本地化团队与供应链体系,缩短交付周期,提升对日本及亚太客户的售后支持效率。

长期承诺:致力于与亚太地区新能源伙伴建立可持续、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为未来能源转型注入持久动力。

强化技术辐射能力:为区域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与实时技术支持,助力储能项目高效落地。

提升全球竞争力:深化与亚太地区合作伙伴的协作,加速品牌国际影响力提升。

亚太区总经理陈立在致辞中表示,分公司的成立彰显了我们扎根日本市场、与地区伙伴共成长的决心。展望未来,海辰储能将以日本分公司成立为契机,深化在亚太地区的布局,不仅致力于技术革新与产品优化,更将强化与当地市场的紧密联系。我们坚信,通过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海辰储能将携手更多行业伙伴,共同探索绿色能源的新边界,为构建更加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力量。


碳索储能网 https://cn.solarbe.com/news/20250222/50000624.html

新闻介绍:

2月19日-21日,国际智慧能源周展览会(Smart Energy Week 2025)在日本东京盛大开幕。海辰储能惊艳亮相展会,并宣布其日本分公司正式成立。此次展会不仅是海辰储能首次亮相日本市场的重要舞台,更是其全球化战略蓝图中的关键一环。

责任编辑:caoyang

碳索储能网版权说明:

1.所有未标注来源为碳索储能网或碳索储能网整理的文章,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碳索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2. 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推荐新闻
back homepageto top